过年回来,信用卡还款要注意!
2月14日是春节长假后第一个上班日,人们的日常生活也逐渐恢复常态。节日期间,吃喝玩乐、走亲访友,很多事情都被抛之脑后。但在信用卡还款这件事上,却是绝对马虎不得的,银行不会因为过节就延缓你的还款时间。那么,过年回来,信用卡还款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及时查账,提早安排还款
根据融360调查数据,2015年,25.45%的用户有过逾期还款行为。其中,70.10%的用户逾期还款是因为“忘记还”。想要避免因为记性不好、粗心大意等原因导致的信用卡逾期还款,小编建议持卡人要养成及时查账的习惯。
一般来说,持卡人可以通过发卡银行的网上银行、官方微信、手机客户端、客服热线等方式查询当期账单。这里要特别推荐银行信用卡官方微信平台,关注官方微信并绑定信用卡,不但可以查询账单,还可以免费获得每笔交易提醒,十分方便。记性不好的持卡人,为了避免忘记还款,可以开通信用卡自动还款服务。
二、临时额度要一次性全额还清
过年期间花钱比较多,不少持卡人提升了信用卡临时额度。信用卡临时额度比固定额度更容易提升,但是临时额度不能循环授信,只能使用一期,到期还款日要一次性全额还清,不能分期,不能按照最低还款额还。因此,提过临时额度的持卡人也要格外注意,避免因临时额度未还清导致的信用卡逾期。
三、账单太高,还不上怎么办?
如果当期信用卡账单过高,一时难以全额还清,持卡人不必过于担心。小编建议您可以办理分期还款,可以考虑整个账单做分期,也可以将某一笔或者几笔大额消费进行分期。当然,分期的本金金额越高,手续费也就越多,可以依据自己的还款能力来选择分期方案。信用卡分期可以帮助持卡人规避不良信用记录。
中国八家征信平台数据比较(经济学人)
据最新消息称,中国移动、联通、电信这三家电信运营商将开展征信业务,这意味着自今年年初央行安排8家机构进行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后,将有更多的征信机构进入个人征信市场,中国的征信体系将逐步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信用交易的发展和扩大、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外经济交往的增加、社会信用体系建缺失。据机构预测,我国个人征信市场空间为1030亿元,而目前个人征信和企业征信总规模仅为20亿元。在很多人看来,征信市场是传统金融的最后一个“堡垒”,也是互联网金融的下一个最大“金矿”。
三家电信运营商筹备征信业务,看重的是征信市场这块大蛋糕,背后仰赖的是他们所独有的天然优势——数据资源!现在手机已经实行实名制,电信运营商掌握着用户详实的背景资料,行为数据、还可以掌握用户的位置信息、通话通信记录、交费消费记录,这些数据也早已经纳入到了国家征信系统中。而之前被央行批准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八家机构也掌握着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个人信息数据。
图表:八家征信平台数据比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这八家征信平台中,互联网公司占据半壁江山。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征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征信活动日益频繁。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对用户在网上交易的行为数据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提供给阿里小贷或与其合作的商业银行,再经过深度挖掘和评估,形成对客户的风险定价,并用于信贷审批决策。以宜信、陆金所为代表的较大型的P2P网贷平台自建客户信用系统,并用于自身平台业务。以网络金融信息共享系统(NFCS)、小额信贷行业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MSP)为代表的同业信息数据库通过采集P2P平台借贷两端客户信息,向加入该数据库的P2P等机构提供查询服务。
大数据时代,除了目前的征信机构,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也将进军征信企业,建立新型的征信机构。一种是电商企业组建的征信机构。例如,建成了涵盖数十万家企业的信用信息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分析开展了网络联保贷款、小额贷款等多项增值业务,具备成立专业征信机构的基础和实力。另一种是金融机构成立的征信机构。例如,中国平安集团,通过采集P2P借款信息、银行信贷记录以及车险违章等信用信息,成为专门挖掘金融数据的征信机构。此外,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一些成熟的第三方网络借贷平台将转型成为行业征信主体,利用大数据技术提供征信服务。
可以说在未来的市场活动中,谁掌握着更全面有效的用户信息,谁就将占领先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互联网巨头将会利用大数据技术,全面接入征信系统。人们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几乎所有的数据都会纳入征信系统。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的完善将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便利。未来人们可能最不敢弄坏的就是自己的信用了。
微博认证号:征信宝
征信宝网站:zhengxinbao.com
微信公众号:征信宝
还款日到了,没钱怎么办?(调研结果及采访)
上周五,马上消费金融联合好贷云风控共同发起了关于“还款日到了,没钱怎么办?”的调研结果显示,八成受访者担心违约记录影响个人征信。
从数据来看,有79.29%的消费者担心违约记录被登记到个人信用报告中,11.31%的消费者则担心被频繁的电话或上门催款,其余9.4%的消费者有的担心支付罚息、有的担心不能继续在同一机构或同类机构办理贷款或分期,还有的则担心分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被暂停使用。这一结果表明,多数消费者对个人信用有较高重视。
参与调研的消费者中,有65.36%的人认为个人信用将对其生活产生非常大的影响;28.33%的人认为个人信用将对其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只有4.76%和1.55%的人认为个人信用对其生活影响较小或几乎没有影响。
马上消费金融首席数据官刘志军表示:“我们需通过政府、金融机构、征信机构、企业、人民群众等多方协同努力,尽快构建一个越来越完善的个人信用机制,并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专门的征信管理机构,加强信用理念教育等多种方式,完善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
这是一篇采访的记录:
2010年,我国首批4家消费金融公司于1月6日获中国银监会同意筹建批复,分别是北银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锦城消费金融与捷信消费金融。
2013年,银监会宣布扩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城市范围,新增沈阳、南京、杭州、合肥、泉州、武汉、广州、重庆、西安、青岛等10个城市参与试点,加上上述首批试点的4个城市,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城市达到16个。
马上消费金融公司为重庆消费金融试点企业,其定位于一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由阳光保险、北京秭润、重庆银行、重庆百货、浙江小商品城、物美控股共同发起设立,2014年12月31日获得批筹,2015年6月获得银监会批复开业。
消费金融的市场逐渐火热,无论是从国家政策支持,机构挖掘市场、提供服务,还是人们消费观念、财富积累的角度看,市场发展似乎都到了一个节点。
对此,零壹财经采访了马上消费金融公司首席数据官刘志军博士,旨在了解其发展模式、发展问题、市场监测等情况。
零壹财经:从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角度介绍下马上消费金融公司目前的模式。
刘志军:在吸收存款方面,目前马上消费金融公司有诸多方式:可以吸收股东存款;与银行之间进行同行业拆借;与金融机构之间进行同业授信;进行资产证券化;还可以发行企业金融债券等。
在发放贷款方面,消费金融与银行之间实现的是错位竞争。我们将自己定位于做普惠金融的消费金融公司,是银行的补充,也就是说服务银行信用卡客户低端和以外的客户。可以说,只要有客户的地方,我们都在做。
我们通过APP端、web端获客,与我们合作的股东也能进行客户转化、成为流量通道。零售商定性流量通道,我们会利用他们的一些柜台,结账通道等,实现我们用户的转化等等。
零壹财经:平台的服务主要面向哪些人群、为满足用户的哪些消费需求?
刘志军:目前,马上消费金融的核心目标用户是24-30岁的用户人群,除了房贷和车贷,我们为用户提供与消费有关的所有业务。
零壹财经:马上消费金融目前服务人群的信贷审批、风控流程如何?
刘志军:根据产品的不同,审批流程会有所不同。比如麻辣贷是无人工,100%纯系统审批。麻辣贷是我们与重庆社保局合作推出的普惠金融产品。针对重庆市民,只要有重庆社保就可以贷款。我们的风控体系由传统的FICO规则引擎和大数据模型组成,称作双轮驱动。你可以通过中西医的理念理解,传统的FICO规则引擎可以理解为中医,大数据模型是西医,整个风控体系是中西医结合的双轮驱动。
零壹财经:马上消费金融来年有哪些规划?
刘志军:2016年,马上消费金融将从旅游、装修、教育等行业的商品分期市场入手,在全国广泛与3C、电器商超等线下场景结合,进行商品分期推广。
零壹财经:据你们观察,目前消费金融的市场竞争情况如何?
刘志军:根据艾瑞咨询公布的首份消费金融报告数据,预计到2017年,消费金融整体市场将突破千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4%。市场空间巨大,也引来各路资本纷纷进入这一市场领域。据我们观察,截至目前,消费金融市场已经形成银行系、电商系、P2P系以及线上线下结合的互联网系四大力量并驾齐驱的局面。
从市场空间上看,刚刚过去的2015年被誉为”消费金融元年”,消费金融领域现已进入众机构抢食的万亿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广阔。2016年,消费金融将迎来有史以来最大的爆发。
零壹财经:整体来看,消费金融发展的难题与关键是什么?
刘志军:可以说征信是消费金融发展的难点所在。目前,我们国家的征信市场不那么健全。国家批准的消费金融公司有能力连接央行征信系统,但还有很多民间公司没有能力连接。央行征信作为全国最权威的征信数据,很多公司不能连接就会导致某些人在有些平台借钱逾期后,又跑到另外一个平台去借钱,来往之间会给平台造成资金损失。
风控是消费金融发展的关键,风控做不好,坏账率就高,会直接导致企业的生存危机。风控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欺诈,欺诈中,有一部分人是实名欺诈,这部分人由于生活窘境,可能会导致实名欺诈,我们国家这种人不多,比较多的是团伙欺诈,人们容易被欺诈团伙犯利用。
总之,反欺诈是风险控制的核心,反欺诈中最核心的是集团欺诈,这可能是我们要防范的一点。
零壹财经:消费金融国内外相比,发展存在哪些差异,国内可借鉴国外哪些方面?
刘志军:消费金融公司在发达国家市场上有成熟的运作模式,但在我国还属于新兴事物,刚刚起步,经验的缺失会在很大程度上带来操作上的种种问题。
消费金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市场定位、风险控制、金融监管、立法保障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国内消费金融会在这些方面借鉴他们成熟的运作经验,吸取他们的失败教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快速而良性的发展。
比如,美国的消费金融非常发达,主要是因为美国的征信体系非常完善,金融机构对个人的信用评估相当准确,它可以针对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产品。简单来说,根据风险,可以制定一系列具体的价格和条款,这样来满足最广大的消费人群。
消费金融本身是在做信息和数据的收集和整合。中国与美国的差距较大,目前,我们国家也不是缺乏数据,而是数据处于割裂状态,每个数据源的覆盖都非常有限。数据源特别多,维度特别大,这造成了我们对信息数据收集的难度,也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大数据路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开展广泛合作,才能让我们的业务长线发展。
微博认证号:征信宝
征信宝网站:zhengxinbao.com
微信公众号:征信宝
国内首个消费金融大会在沪启航!
[摘要]大会从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出发,共同探讨消费金融的前世.今生和未来以及行业发展趋势,诚邀消费金融公司,银行,电商,大数据,征信,场景商等相关企业和行业专家、行业媒体、各方合作伙伴。
大会简介:
作为国内首个消费金融大型峰会,2016中国国际消费金融发展大会由来参会.网贷中国共同筹办以及上海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等权威机构支持下,将于5月19日-20日在上海举行。目前,会议正在筹备相关工作。大会以“万物可期“为主题;重点探讨行业发展痛点:A:消费金融的资金成本B:消费金融的精准定位和风险控制 C:消费场景建设。
活动背景:
在刚刚结束的2015一年一度的双十一数据显示:蚂蚁花呗实现2288万笔支付,占支付笔数的近五分之一;京东白条则在双十一开启35分钟后便实现交易额破亿。同月11.2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再次提出,鼓励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成立消费金融公司,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范围推广至全国。也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偏好型和潮流消费理念的80后、90后走入职场,成家立业,以此为背景的消费金融,必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迎来爆发式增长。
(图注:各大垂直细分消费场景)
活动议程:
5月19日:
上午:消费金融新常态与明天
- 消费金融的新战略,新发展
- 消费金融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 以数据驱动消费
下午:消费金融方兴未艾之“风控”:大数据与征信
- 大数据风控与欺诈风险侦测
- 电子签名,电子合同助推消费金融
- 征信时代撬动消费金融
5月20日:
上午:弯道超车之消费金融多元化发展
- 消费金融+场景无限大
- 消费金融与资产证券化
- 众说消费金融(银行系,电商系,消费金融公司系,P2P系等)
下午:“互联网+消费场景”
- 大学生分期
- 汽车金融
- 旅游,医疗,美容,教育,农业等
最新议程,官方合作等更多信息请联系会务组:
联系人:susie孟女士
电话:021-34796676
大会官网:www.cicfc.net
【盘点】2015年信用卡骗术揭秘!
央行及各分支暂停接收个人征信牌照新的申请
2015年12月初,央行下发《征信机构监管指引》引发关注,在业内人士看来,《指引》的下发,有利于规范征信机构的发展。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获悉,目前央行及各地分支机构暂不接收个人征信牌照的申请。
一家已经提交申请的机构负责人透露,估计目前全国已有上百家机构提交申请,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但央行可能想缓一缓。”
另一方面,首批个人征信牌照仍未下发。业内人士认为,这或与征信“独立第三方原则”不无关系,因为在等待发牌的8家入围机构中,有超过一半同时也从事放贷业务。
放贷机构能否从事征信业务,是业内争议的焦点。
暂不接收新的个人征信牌照申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个人征信牌照申请材料由央行各地分支机构统一收集,按批报给央行总部,已于2014年7月上报了第一批。
当时全国共有20家机构申请,其中北京8家。最终芝麻信用等8家机构入围,之后各地的机构积极进行第二批申请。
知情人士透露,上海的机构没有申请第一批,在第二批申请中,央行上海分支机构分别于2015年7月、2015年10月至11月两次报给央行总部,第一次7家,第二次4家。
具体而言,第一次申请机构包括上海资信公司、算话征信、复星、均瑶、京东等7家机构;第二次包括万达快钱、外滩海纳、亿微数据等4家机构。
不过,12月初《征信机构监管指引》下发后不久,央行及各地分支机构暂不接收新的申请。
多位业内人士透露,最近机构向当地央行分支机构提交个人征信牌照申请材料,得到回复称不再接收新的申请,且央行分支机构也没有向央行总部上报申请材料。
上述已经提交申请的机构负责人还表示,跟当地央行分支机构沟通后得知,需等首批个人征信牌照下发后,才能较快落实第二批申请。
放贷机构兼营征信业务引争议
2015年1月初,央行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芝麻信用等8家机构入围,后来又完成了两次验收工作。
在等待发牌的8家入围机构中,有超过一半同时也从事放贷业务。这与征信定义的“从放贷人那里采集借款人信息”原则相悖,不过《征信机构监管指引》并未涉及“独立第三方原则”。
“如果你是放贷机构的征信板块,其他放贷机构就不愿意给你提供数据。”某家已经提交申请的传统征信机构负责人坦言,由于缺乏数据,放贷机构的征信业务可能较难发展起来。
其次,按照国际惯例,从事征信业务短期并不盈利,一般需要投入5年,最终可能只能留下1至3家机构。因此,放贷机构最终很可能会放弃征信业务,而选择放贷业务。
最后,如果监管发牌给放贷机构的征信板块,那么其他相似的放贷机构,比如银行、互联网金融公司等,也会去申请牌照,形成跟风效应。
对此,某家入围机构相关负责人认为,大型放贷机构确实不会提供数据给其他放贷机构的征信板块,例如运营商、银联、银行等;但是对于很多中小型放贷机构而言,更多从实用性角度出发,可能会提供数据;而且,对于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因其庞大的布局,能够支撑其体系内的征信系统。
上述入围机构相关负责人也认同征信业务变现能力有限,大多数机构从事征信还不如从事放贷等金融业务。
至于是否给放贷机构发牌,他表示,这需要看监管的想法,即使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因为阿里、腾讯等只能拥有部分的金融数据,传统征信机构的空间也非常大。
征信宝网站:zhengxinbao.com
微信公众号:征信宝
微博认证号:征信宝
考拉征信:中国职场诚信现状调查报告解读
帮人做担保自己却被拒贷 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人征信
近日,金华市民唐先生向本报反映,最近他想向银行申请一笔贷款,可跑了好几家银行,最后贷款都没有申请成功或者额度很小,理由都是说他征信评分不高。
唐先生纳闷,征信评分不高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看看自己的个人征信报告上也没有什么失信记录啊?”
个人征信报告是在申请贷款时非常重要的资料,能帮助银行全面了解客户及其家庭的总体负债情况,客观评价客户的还款能力。业内人士分析发现,唐先生曾为他人做过担保贷款,数额比较大,在征信报告上也有显示,已列为关注,这很可能成为银行放贷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此银行也提醒,在替他人担保时一定要谨慎,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而定。否则,不仅可能影响自己的贷款,严重的话还可能会为自己带来巨额债务。
以下因素都可能成为银行拒贷的原因:
1、有恶意逾期
造成逾期的行为有很多:如信用卡逾期还款;房贷月供逾期或不还款;或者是大学期间申请助学贷款,毕业后没有按时还贷等等。有的是个人不了解银行还款日的规定,或者贷款利率调整、还款日变更时银行没有告知个人等。
另外,“睡眠信用卡”不激活也可能会产生年费,若不缴纳就会产生负面的信用记录等。还有一些日常生活中违约,比如不按时缴纳电费也会被拉入征信黑名单。
2、个人负债太高
一般来说,如果个人负债太高,还款能力则会大大遭受质疑。大体来说,一个家庭的总收入至少要达到负债的两倍,银行才能同意放款。借款人在贷款前一定要根据银行规定的收入负债比率,合理评估自己能获批的大概额度。不过,各家银行对收入负债比率的规定有所不同,可以进行多方咨询,综合考虑。
3、征信被多次查询
征信报告被查询越多,贷款可能越难。
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信用报告因为贷款、信用卡审批等原因,多次被不同的银行查询,但记录又表明你没有得到新贷款或申请过信用卡,说明你可能很缺钱,但是你的信用状况并不好,这样的信息对你获得新贷款或申请信用卡,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
4、配偶信用不好
在信用报告上会清晰地显示你的婚姻状况。申请贷款时如果你是已婚人士,银行除了对你的资料以及信用进行审核外,一般还需要审核你的配偶的信用记录。一方信用记录不良,很可能导致另一方申请贷款失败。
选自:浙商网
征信宝网站:zhengxinbao.com
微信公众号:征信宝
微博认证号:征信宝
银行为什么要进行贷后管理,会影响我的信用吗?
信用报告中常常会有一项名为贷后管理的查询记录,有很多情况下,大家明明没有贷款,发现这种查询记录就会很疑惑,同时又觉得会影响信用。今天小秘给老板们详细的解释下银行的贷后管理到底会不会影响信用。
银行发放信用卡给用户,相当于授予用户一笔短期贷款,贷后管理就是指银行对信用卡持卡客户信息的维护和管理。部分银行发放信用卡后会频繁的以贷后管理的名义查询用户的信用报告,这是银行动态额度管理的一种手段。据多位老板反馈,最爱贷后管理的是工行和交行。
简单的说,如果给单个用户的授信额度低于其他银行的平均额度,对发卡行来说还有潜在的客户流失风险。如果给客户授信额度过高,和其他银行的授信额度加起来超过了客户还款能力的最高极限,对银行来说是潜在的坏账风险。
卡友中流传的关于贷后管理的种种传说大部分都是基于卡友的个人经验,并不一定普遍适用。关键要看大家的自身情况,比如部分银行在负债比较低的情况下,暂时不刷该卡片会有提额。这是因为冷冻该行卡片后,银行为了挽回客户,会以贷后管理名义查询客户信用报告,如果发现客户其他家银行授信额度较高,就会主动提额,一般是调平为其他银行的信用卡的额度,从而会有冷冻可以提额的说法,其实这只是银行正常的动态信用额度管理导致的。
和个人查询一样,贷后管理是偏中性的查询,就是说银行无法以此为标准判断一个人的信用是好还是坏,所以一般情况下,贷后管理是不会影响大家的信用的。信用好坏判定的标准主要在于收入、历史逾期状况、负债比等参数,如果觉得参数太多,也可以直接使用小秘出品的征信秘书 APP 或者征信宝 APP 来查看银行征信报告综合评分,也可以一目了然的判断信用的好坏。
当然除了银行的系统自动判定的情况以外,很多情况下,我们打印出的信用报告要提交给人去审核,比如我们申请贷款时,这种情况下不排除部分信审人员专业素质有限,看到过多的贷后管理时,误以为用户存在较多贷款的情况。经常玩卡的,没有信报不花的,对于这种情况,老板们不必介意。路子千千万,贷款永远借不完,我们只要选择的成本最低的。
选自微信号:
征信宝网站:zhengxinbao.com
微信公众号:征信宝
微博认证号:征信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