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凤凰网举办“行动者联盟2018公益盛典”。赵薇荣获“年度十大公益人物”的奖项,入围理由是赵薇作为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V爱白血病专项基金发起人热心助学和关爱白血病人。根据组委会评选规则,年度十大公益人物主要奖励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的公益发起者,强调发起者的自发性、自主性及参与度,发起的公益行动的可持续性,注重发起者为公益行业及社会带来的改变和推动。行业包括但不限于扶贫、扶老、助残、救孤、助学、助医、环境保护、人文关怀等公益慈善领域。
选自:源点信用 道法悠然
消息发布后,引发网友热烈讨论:被列入“黑名单”的人,还能被评为“公益人物”吗?要知道11月20日,上交所刚刚发布对赵薇予以纪律处分的决定。今年4月,中国证监会已对赵薇作出了两份行政处罚决定,给予警告,处以30万元罚款,并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根据2015年12月签署的《关于对违法失信上市公司相关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赵薇属于违法失信上市公司的责任人员。根据2018年7月施行的《证券期货市场诚信监督管理办法》,赵薇属于被中国证监会采取市场禁入措施的严重违法失信主体,尚处于严重违法失信主体专项公示一年期内。也就是说,赵薇还在“黑名单”中。
悠然临时起意,在朋友圈做了个小调查,询问同学们怎么看?没想到大家反应迅速、评论踊跃。非常感谢参与的同学!悠然对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评论,摘录如下:
“标准不同,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可能相同。”
“这是凤凰网主办的,很奇怪专家评审会是怎么过的。即使她真有善举,也应该在当下时刻避嫌才是。至少她在证券市场的行为是相当不“公益”的。”
“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人家在信用修复。”
“事实证明联合惩戒势在必行。”
“这就是多元化社会的优点:东边不亮西边亮。”
“给她弃恶从善回头是岸的机会。”
“无语。”
“好笑的。”
“这个世界太有趣了。”
“这个世界太疯狂,偶像崇拜的有点盲目。”
“包容一个人的多面性。”
“不同领域关注重点不一样。”
“当笑话看。”
“做公益做到欠债。”
“洗白。”
“得看活动主办方是谁?评选主体是谁?”
“信用体系建设和完善,任重道远。”
“撤销。”
……
是不是跟你所想的一样呢?评论意见中肯定、中立、否定的意见都有,但明显持否定意见的占了多数。说明对赵薇荣获“公益人物”不认可的居多。赵薇之所以被公众质疑,可能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她被列入“黑名单”。普罗大众当然会无法理解:一个刚被列入“黑名单”的人,怎么能被表彰为“公益人物”呢?到底哪里出问题了?
这恰恰是悠然主张不要过度使用“黑名单”的原因。
“黑名单”作为一个特定名词,是有特定含义的。悠然曾经在《不明觉厉的“黑名单”(一)》、《犹抱琵琶的“灰白红”(二)》等文章中,介绍过“黑名单”的前世今生,并指出现代意义上的“黑名单”实际上是“行为清单”。需要补充的是,“黑名单”有过不光彩的黑历史。“黑名单”曾经臭名昭著,被用作对持不同政见的组织和人士实施政治迫害。1950年9月,美国国会通过《麦卡伦法案》,同年12月,总统杜鲁门发布命令,宣布美国处于“全国紧急状态”,正式实行《麦卡伦法案》,他们编制了形形色色的“黑名单”,用作逮捕大批持不同政见的人士,以达到美国所谓的政治目的。
悠然能够理解为什么要使用“黑名单”这个通俗叫法。主管部门希望能够增加震慑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事情往往没那么简单。主观上可能认为会为我所用,事实上往往会反受其累,世界上类似的情况很多。从某种程度上讲,赵薇的境遇正是由于当前不完善的“黑名单”制度造成的。
出于全面施行信用监管的考虑,悠然提出用“行为清单”来替代“黑名单”的想法。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主体监管代表着过去,行为监管代表着未来。二是主体监管容易以偏概全,行为监管讲究专业单一。三是主体监管常常被贴标签,行为监管便于修复救济。
我们都知道,主体的行为是复杂多变的,可能一时守信,一时失信。没有永远的好人,也没有永远的坏人。“黑名单”针对的是主体本身,一旦主体被列入“黑名单”,人们通常会以偏概全,认为主体的信用状况非常差。很容易掉入信用监管的陷井,出现“黑名单”、“灰名单”、“红名单”之间两两交叉冲突的状况。虽然我们会尽力避免,但随着专业监管的不断增多和深入反而会愈陷愈深。据有关方面统计,截止2018年11月底,我国“黑名单”企业数量为54.9万家,“红名单”企业数量为209.3万家;将两者交叉比对发现,同时被列入“黑名单”和“红名单”的企业数量为3.4万家。
正如前文所讲,瑕不掩瑜,好人也可能会因犯错而被列入“黑名单”。除了列入“黑名单”应受到法律规定的惩戒措施外,一般情况下不能因为主体曾经犯过错,就禁止或限制其在专业领域理应得到的表彰奖励,例如见义勇为、义务献血等。哪怕是一名罪犯,其在实施了见义勇为或义务献血的行为后,都应该得到应有的表彰奖励。赵薇碰到的情况就是这样,在当前情况下,如果没有严格的法律依据,即使她被列入证监会的“黑名单”,也不妨碍在公益慈善的专业领域获得“年度十大公益人物”的称号。
人人都有一颗向善的心,都有一种朴素的价值判断标准。我们当前最需要做的是不断完善信用制度,以保护诚信的价值导向,并使之符合舆论和普罗大众的价值预期。真心希望不要过度消费“黑名单”,别把“黑名单”给玩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