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零壹财经
作者:宋哈哈
相信大家对芝麻分并不陌生,我们大部分人都使用过或者听说过信用免押金租充电宝,信用免押金骑单车等等令我们生活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这些便捷的生活方式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实际上,芝麻分由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提供,而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则是蚂蚁金服旗下独立第三方征信机构,对我们个人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之后形成的,而免押金等活动则是相关主体在基于芝麻分开展的营销活动。
笔者注意到,前述整个过程似乎符合《征信业管理条例》(简称“条例”)关于“征信业务”的界定。按《条例》规定,经营个人征信业务,须向央行申请个人征信牌照。截止目前,仅有百行征信获批个人征信业务,(2018年2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设立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机构许可信息公示表》。该公示表显示,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申请设立个人征信机构已获得许可,获得了我国首张个人征信业务牌照。)芝麻分并未获此资格。那么,在强监管背景下,芝麻分将何去何从呢?能否调整战略赋能传统金融机构呢?笔者试着分析这些问题。
笔者通过查询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官网发现,具有一定分值芝麻分的个人,将凭借其个人信用,开启“信用”生活,享受花呗、借呗、免押金租车等服务(表1)。
表1:芝麻分对个人的服务
其中,借贷类包括花呗、借呗,可以进行消费贷款;出国时方便申请签证;出行类包括免押金骑行以及免押金租车,其中,免押金租车是芝麻分联合众多汽车租赁公司开展的租车业务,包括神州租车、一嗨租车等公司。免押住宿包括租房、酒店以及民宿。与芝麻分合作的租房平台有相寓,优客逸家等等;民宿平台包括飞猪旅行、小猪短租等等。总体而言,就个人而言,芝麻分确实让我们的“信用”变得值钱了,良好的“信用”可获得更好的“信用”生活。
《中国征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底,央行征信中心收录自然人信息9.5亿人,有贷款记录的约4.8亿人,央行个人征信的覆盖率50%左右。可见,尚有50%未被央行征信数据库覆盖。这就意味着,这部分将很可能被排除在传统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之外。但,另一方面,从表1看出,只要芝麻分大于600分,就可以享受花呗、借呗的服务,也就是说可以进行借贷。这样,通过芝麻分,这部分人也可适当享受金融服务,从而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
虽然芝麻分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便利,也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实践着数字普惠金融。但是它合规吗?下面笔者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下这个问题。
《条例》第六条“设立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设立条件和下列条件,并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条例》第十条“设立经营企业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设立条件,并自公司登记机关准予登记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的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派出机构办理备案。”
简单说,如果经营企业征信业务,仅需备案即可,但若要经营个人征信业务,则需要批准,也就是需要有“牌照”。
笔者注意到,芝麻分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已经获得了企业征信备案,其备案编号为:17005。
图1:芝麻分管理有限公司企业征信业务牌照
但截止目前,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尚未获批个人征信牌照。笔者梳理发现,2015年1月,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腾讯征信、深圳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中智诚征信等向中央银行申请个人征信牌照,2月22日,中央银行许可百行征信有限公司设立。但2018年1月4日,央行批准百行征信筹备个人征信业务申请,而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为股东之一,占比8%。央行对首批8家申请个人征信牌照的机构,均未批准而是批准了百行征信,央行方面似乎短期内不会向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颁发个人征信牌照;这样看来,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获批个人征信牌照似乎遥不可及。
《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未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擅自设立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或者从事个人征信业务活动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按此规定,显然,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在未获批个人征信牌照的情况下,芝麻分确实难言合规。
一方面,芝麻分的确具有诸多便利和价值,对提高社会福利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央行出于维护社会公众利益,防范风险考虑,暂缓审批个人征信牌照也确有道理。那么,芝麻分的路在何方呢?笔者略作分析如下:
(一)选项之一:调整改进,继续申请个人征信牌照
央行强调在个人征信市场准入和业务活动开展过程中注重把握三方面的原则。一是第三方征信的独立性原则。征信机构开展业务要客观中立,不能受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等其他主体的支配。二是征信活动中的公正性原则。征信产品主要用来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用违约风险问题,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既不能当作把人分为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工具,也不能应用于某些低俗的社交活动,背离征信的本意。三是个人信息隐私权益保护原则。强调征信机构应保护个人隐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保持业务透明度,防止个人信息被过度采集、不当加工和非法使用,防范对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侵害,切实维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
这三项原则确实事关社会公众权益,央行的强调相当精准。笔者分析,8家机构个人征信牌照暂缓,而百行征信获批,或许正是基于这三项原则考虑。因此,笔者认为,芝麻分信用管理公司若要获批个人征信牌照,至少得按前述三项原则进行调整改进,方有可能获批个人征信牌照。
(二)选项之二:携手百行征信,实现“多赢”
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背靠蚂蚁金服旗下诸多公司甚至阿里集团旗下诸多涉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公司,采集了人们出行、网购等方面的数据,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大数据,基于这等大数据,辅之于相关建模技术,方才诞生了芝麻分。不管是芝麻分还是FICO评分,建模技术仅是评分的一个方面,其实更主要的是建模的数据。笔者认为,芝麻分的成功,与其说是建模技术的成功,不如说是其大数据的胜利。而我们不得不看到,尽管百行征信具有牌照优势,但却难有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所独有的大数据优势。因此,笔者认为,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的一种中短期选择可以与百行征信携手合作,分别发挥其大数据优势和牌照优势。如此一来,不仅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百行征信可实现其商业价值,同时也可在相当程度上维持芝麻分在提高社会福利方面的价值。当然,如何维护芝麻分与百行征信的品牌价值,确实是考验两个公司团队智慧的一件大事。
在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金融领域外资开放步伐加快的背景下,如何抢占C端市场确实是中小银行必须思考和面对的一个问题。随着金融科技时代的带来,不管是大型银行还是中小银行,均纷纷拥抱金融科技。目前,银行方面的金融科技,主要着力点便是零售业务——C端市场。因此,借助于金融科技之东方,发力C端市场,做大做强零售业务,或许是中小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和金融领域新一轮开放之挑战的一种选择。但,与大型银行相比,中小银行在大数据沉淀、风险模型建立等诸多方面尚存不足。
另一方面,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在开发芝麻分的过程中,相信不管是建模团队建设还是模型开发实务等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经营。同时,还沉淀了相关大数据。因此,笔者认为,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以大数据和建模技术赋能中小银行,也不失为其另一种中短期选择:首先,其可向中小银行输出建模技术,为后者培养建模人才。这一合作并无违规之嫌。其次,在中小银行自身数据驱动的模型上线之前,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基于其自身训练的模型,不向中小银行提供芝麻分等结果,而是向中小银行输出模型参数,由中小银行据此模型对个人进行评分,也不违反《条例》规定。最后,在征得相关同意情况下,将相关信息转发给中小银行,以大数据赋能中小银行,似乎也不违规。如此以来,既持续发挥其自身优势,又实现了与中小银行的深度耦合。当然,具体如何赋能,如何设计交易结构方具合规性,尚有待深入研究。
从上述分析可知,芝麻分在人们出行,旅游以及借贷等方面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而且在在大数据的时代,芝麻分在征信业务这方面与其他公司相比依然是非常突出无论是其用户基础还是涵盖范围,都要更胜一筹。虽然芝麻分用途广泛,影响力大,但是仍然存在合规性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一方面芝麻信用可以调整改进,争取早日拿到牌照;另一方面如果芝麻信用可以与百行征信合作,两者分别发挥其大数据优势和牌照优势是一种选择;而赋能中小银行,或许是另一项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