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夕:逐鹿网创始人 & 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 虎嗅年度作者
“共享经济就是信任经济,互联网的趋势是走向真实。”闲鱼创始人谌伟业这样看待闲鱼背后的共享经济。在这样一个社区属性甚至高于交易属性的C2C平台上,信任无疑是最大的痛点。
社会学大师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总结了交往中信任的来源——“对规矩的熟悉,对契约的认可”,前者是一个社会或一个群体内约定俗成的约束,后者则是契约制度的体现。
即便是故事的背景依然从旧中国的乡村,换到了如今的移动互联网之上,但关于信任的本质依然不曾发生改变。
对于用户而言,在交易之前最大的担心来自于交易对手的不确定性,这样的故事在十几年前电商刚刚兴起时便曾上演过,甚至更加严重。
不过对于闲鱼而言,解决信任问题似乎也并不是什么难事。背靠阿里体系的闲鱼,自然也与蚂蚁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有着诸多合作,并为个人用户提供了一套增信体系。在闲鱼不久前上线的“信用速卖”功能中,只要芝麻信用分超过600,就能够享受到“先收钱,后卖手机”的待遇。
信用这项虚拟资产,在这个虚拟的时空中价值也被大大放大。在闲鱼上,用户必须经过实人认证(扫描面部特征),闲鱼上登记买卖东西则必须有支付宝。这一切相当于一个社区的“身份证”和入门卡。
而在另一方面,闲鱼构建的鱼塘机制,也正在重构费孝通“宗族乡里”,只不过这一次连接用户的是地理位置和兴趣爱好。
时至今日,2亿用户的闲鱼,已经拥有1600万的活跃卖家,而这些用户在闲鱼上共同创建了45万个鱼塘,并由此带来了41%的互动率。
这似乎也符合闲鱼最初构建一个有温度和情怀的社区,而非简单的交易平台的初衷。通过兴趣和地理位置,让用户之间更容易建立信任感,甚至是价值认同和情感连接。对于一个交易平台而言,或许一天4000万次的互动可能带来交易效率的低下,但对于闲鱼而言,这却恰恰解决了单纯的双边、多边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真实性与平等。
这让闲鱼仿佛回到了淘宝最早期的样子,以个人卖家为主的C2C交易平台,交易效率并不算高,但却沉淀了大量流量,为后来的淘宝,以及天猫完成了早期的用户积累。对于电商这样一个流量消耗类产品而言,早期C2C交易带来的流量无疑价值巨大。
“阿里巴巴的发展是履带式的发展,从阿里巴巴,再到淘宝,从淘宝又诞生了天猫,而现在,我们有了一颗冉冉升起的巨星,就是闲鱼。”阿里市场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这样评价闲鱼,这也是这位阿里对外发声系统掌舵人第二次参加集团业务层面的发布会,上一次是淘宝商城更名“天猫”。
* 阿里巴巴王帅说:闲鱼是马云“初恋”的平台
对于阿里而言,闲鱼这个成立之初并没有太多重视,甚至被担心与淘宝分流的产品,如今已经成为了淘宝、天猫之后又一个有万亿级别市场想象空间的项目。
闲鱼面对的是一个足够大的市场。二手闲置交易并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早在19世纪末的法国,“旧货市场”就已经存在,只不过那时的“旧货市场”是穷人的天堂,在1886年,旧货市场的形式被以固定位置集市的形式保留下来。
在美国,人们自家后院的跳蚤市场文化,以及Craiglist上各种二手闲置物品的交易信息,让美国关于二手闲置交易的市场规模占了社会零售总额的0.8%。
而在中国,一切才刚刚开始,人们并没有因为变得更富裕而排斥这种交易形式,因为交易的目的除了赚钱或省钱之外,兴趣、寻找新奇特等因素也成为了年轻人来到闲鱼的重要原因。
在闲鱼内的拍卖频道,每个月都有5000万用户在这里寻找新奇特的商品,在这里,王菲拍卖过手抄《心经》、PAPI酱拍卖广告资源,包括公检法系统也把闲鱼作为了重要的送拍平台,甚至出现了波音747飞机这样的拍品。
* 闲鱼总经理谌伟业:闲鱼不是电商,而是分享经济下的社区
而除了实物之外,闲鱼能够承载显然还有更多。作为一个社区属性更强的平台,时间的分享、空间的分享(租房),同样也在闲鱼平台上发生着。
相比于大量打着共享旗号的租赁项目,闲鱼显然更像是一个真正的共享经济平台,它的交易双方是双边的,同样也更具有网络性,会因为用户规模的增加而呈现出于指数增长的势能。用户是真正在闲鱼上交易着自己的闲置,这或许才是共享经济的本质。
共享经济是去中心化的,而非公司购置大量的单车、充电宝、雨伞、衣服,然后以某个价格租借给用户,这显然是一个单边的行为,最终也还是会回归租赁经济的本质。
但对于闲鱼来说,共享经济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更多的用户,更多的商品,网络效应使得闲鱼上用户买卖需求之间的匹配效率正在变得更高。而海量的可交易商品,也正在让闲鱼更像马云“初恋的味道”——满足人们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
这是一个社区,并非一场交易。
闲置宝品牌商标寻求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