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宝一直也怀疑“个人征信查询次数影响信贷和信用卡审批”的真实性,为什么会影响?影响的程度?影响的理由……
比如:我一个月查询一次自己的信用记录不多吧,凭什么就会影响我贷款呢?这说明我爱惜信用记录啊,虽然有那么一点点强迫症吧……
正好,征信圈的小编进行了一次调查,征信宝非常认同,特别转发,希望大家参考!
想起来写这个,主要是最近看到不少报道说很多人在网上申请信用卡、贷款啥的,不经意间就被查询征信记录了,征信圈也有切身体会,前段时间某银行说借助大数据信用分来发信用卡,征信圈满心欢喜的去尝鲜,结果发现自己的央行信用报告“不知不觉”就被查了。而且央行征信中心也“官方”表态,“硬查询”越多,贷款越难,但啥是“硬查询”,多少算多呢?
先让大家看看“我”信用报告中的查询记录吧(见图1),40次!你数过你有多少次吗?
图1
鉴于近年来很多征信机构都在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分”,这里先明确本文中的“查询记录”指的是央行征信中心出具的个人信用报告中的查询记录。它位于个人信用报告中的第五部分“查询记录”(见图2)
图2
央行个人信用报告中的查询记录部分记录了2种来源的查询,“机构查询”和“本人查询”;查询原因也分:本人查询、 信用卡审批、担保资格审查、贷后管理、贷款审批、异议查询等。对个人信贷产生潜在影响的是:机构因为审查你的贷款申请而产生的记录,也就是所谓的“硬查询”(见图3)。
图3(来源:央行征信小助手)
而本人查询可以视为本人对个人信用的主动管理,所以本人查询征信记录再多,目前对贷款也无影响!(见图4)
图4
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了,银行的信用卡申请可以线上了,各种网贷都号称可以APP秒级放款了,连央行征信中心的个人信用报告都有很多第三方说可以通过APP查了。你可知道你在便捷地享受这些服务的同时,很多时候你的央行个人信用报告中的查询记录也会被“默默地”加上一笔。
前段时间,某银行声称引入第三方信用分作为决策依据发放信用卡,征信圈满心欢喜地通过这个第三方信用分的APP申请了这家银行的信用卡,不成想“悲剧了”。信用卡没申请下来,央行个人信用报告的查询记录中被“默默地”加了一笔(见图5),大家注意看查询原因,是“信用卡审批”,是会影响将来信贷的“硬查询”。
图5
这家银行在征信圈申请信用卡过程中,对查询央行信用报告是有过提示的。在提交申请的最后一步,APP界面中会提示(见图6),申请过程中你会注意这个提示吗?
图6
还有某些网贷APP,客户在注册时必须勾选注册协议,而点击该注册协议可以发现,协议内容字数非常多,字体较小,除了大标题和一到十二的大类别所在行(例如,一、声明与承诺)寥寥数十个字外,均没有加黑和标粗。你得经过反复查找才会注意到,协议中包含了收集个人信息的授权,这些信息就包括了信用状况,也就是个人征信。
现在在央行个人信用报告中“产生”一条查询记录越来越容易了,眼睛一闭一睁也许就多了一条,那到底有了多少条记录,银行就不给贷款和信用卡了呢?
答案很多人都知道:没有统一标准!
详细一点的说法是:
可以看出查询记录是多是少,是要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谈才有意义,而央行个人信用报告中的查询记录也只是展示了过去两年内的记录。
从金融机构信贷风控的角度看,一般而言:3个月内有4次“硬查询”就危险了,8次以上“硬查询”就对不起了!根据《证券日报》近期的报道,有某银行人士表示,“各家银行对于查询征信的频次要求并不一致,我了解到的情况是一个月不能超过6次,否则可能会影响房贷等贷款审批。在少数情况下,如果一个月查询次数超过2次,则无抵押贷款申请的通过率会降低。”
回到文章开头“我”的查询记录那张图(图1),“我”在2015年9月有5次“硬查询”,2015年7、8、 9 三个月“硬查询”10次,所以那段时间,“我”只能和各种信贷机会说拜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