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里,我见了被P2P坑了的大姨
作者:Jerry
来源:投资界PEdaily
正月初五,见到了多年不见的大姨。
过去的一年,她过得并不好。我从老妈那儿得知,大姨去年被一家P2P公司坑了,辛辛苦苦攒的近二十万打了水漂。这件事对她的打击很大,至今仍未走出来。
而大姨的遭遇只是“冰山一角”。近两三年,农村互联网金融兴起,那些披着P2P外衣的“庞氏骗局”从城市蔓延到小镇乡村,和大姨一样的受害者不断涌现。
春节见闻:一位小镇老太太的遭遇
老家是粤西的一个沿海小县城,距离珠江三角洲500公里。虽然临近海洋,但在广东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像大姨这样上了年纪留守在小镇的人群,接受信息相对闭塞,自然成了伪P2P最称心的目标。
“我就是错信了自己人啊!”大姨愤愤地说。她口中的“自己人”,指的是她本家的侄子。大姨回忆,2015年春节,在深圳打工了近十年侄子回来不停给她推荐的一款名为“农村宝”的理财产品,宣称年化收益高达25%至32%。一万块钱一天可以拿到9块钱的利息,利息每天到账,本金30天后可以随时取出来。
她第一次听到“惠卡世纪”这个公司名字。这是一家当时成立不满两年的P2P公司,总部位于深圳,主要业务之一便是面向农村的互联网金融。据官网上的介绍,“农村宝”是其拳头产品。
经受不住诱惑,一开始大姨投了1000元,后来慢慢地再投1万、2万,到了“出事”前,总共投入18万元,这是一位小镇老人养老钱。
起初,每月的利息还能如期发放,但很快,不利的消息接踵而来。
2015年年底,惠卡世纪另一款理财产品“脱贫宝”刚上线5天,即有网友发帖称“朋友投资脱贫宝被骗”。两天后,又有一篇疑似为该公司前员工的网友发帖称公司发工资困难。
而2016年2月之后,情况急转直下,公司接连几日发布公告称,要锁定投资者的本金,30天才能提现,继而转为48天,再变为60天,直至要等90天。
当时大姨和全国各地的投资者曾奔赴深圳,要求提现,但最终空手而归。2016年2月24日,该公司微信公号发布一则奇葩公告,“恳请党和国家接收惠卡世纪投靠和庇护,让惠卡世纪变为国家控股企业。”公司CEO何正松还为此立下的军令状,称“变为国企之后,在2023年12月31日前为祖国将惠卡打造成为营销及服务网络机构遍及全球80%以上国家各大城市的世界100强科技及服务企业。”这篇公告在当时震惊互联网金融圈。
然而几天后,深圳警方查封惠卡世纪。警方通报称,该公司以高额回报为噱头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来自广东、北京、江苏等10多个省市的3万多名投资者被骗3亿多元。
一位初中毕业的老总骗了3亿
随着“操盘手”落网,这场P2P诈骗内幕渐渐浮出水面。
惠卡世纪董事长兼CEO董事长何正松是贵州德江县人,初中毕业后辍学,但称自己一直在自学历史、各种创业管理、励志成功学等等,“如果现在写书都可以。”
打过工,摆过地摊,最辉煌的时期是2009年至2011年,他在山东威海卖海景房,赚了一千万。此后他到香港创业,因不熟悉香港商业环境而创业失败。2013年4月,他从香港来到深圳创立惠卡世纪。
短短两年时间,惠卡世纪构建26个创业团队,有研发工业机器人、物联网的,有研发“小自传”的,还有研究“车小宝”、“装小宝”等项目。2014年9月,惠卡世纪开始线上融资,先后发布“惠信钱包”、“创业宝”、“惠信宝”等7个融资平台。
这些融资平台的共同特点是承诺较高的年利率收益,并可随时提现。如“惠信钱包”的为10%至16%、“创业宝”的为16%,最高的为“人人创”,达18%。
此外,惠卡公司还先后注册了深圳前海濠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自游天下网络咨询有限公司等11家公司,事实上有业务往来的只有一家公司,其他10家均是空壳公司。何正松本人也承认,这些项目中,至今没有一个实现盈利。
这般“空手套白狼”,便是臭名昭著的“庞氏骗局”。坦白说,这样的手法并不高明,但在小镇乡村,却屡屡得手,而且受害者数量一般都不少。
P2P“下乡”:一盘“变味”的生意
对于国内蓬勃发展的P2P行业而言,未来的农村业务也必然成为P2P市场增长点的主要驱动力之一。P2P进入农村市场,既能带来方便快捷的投融资方式,同时也是对农村融资渠道缺乏的一种有效补充。P2P业务的下沉,也是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最终产生了差异化市场竞争的定位。
然而,当P2P平台一窝蜂涌向农村市场时,这盘“生意”却渐渐变味了。此前,一位在深圳某P2P平台工作的网友在网上发文,揭露了许多P2P“下乡” 中不为人知的猫腻。
他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号称融资额已经以十亿计算的P2P平台,员工高达1000多人,但其中有一半人负责“做市场”,即许诺高额利息,劝说别人把钱投给公司。
和所有的P2P伪平台一样,这家公司业务非常丰富,有O2O、农村电商、跨境电商、物联网、互联网金融、智能机器人、在线教育、社交招聘、餐饮实体、信息平台等。但在2016年,重点开发的是农村地区,要做农村地区的产业园和创业基地,还有要开办武术学校……
但是,这些项目统统都是假的,有的项目会装模作样运行几天,大多数项目根本只活在PPT上。比如说最近力推的“装小X宝”(互联网装修)项目,从设立到遣散骨干人员只有短短几个月,APP和网站做好之后就解散团队去做其他项目了。整个项目根本没有实际运营。但项目不运营、不赚钱,公司也不关闭它,而是依然对外展示,作为吸引资金的由头。
在这个“简便”流程下,平均15-20天公司就会推出一个新项目,大概2-3个月后,这个项目就会上线运营,吸收投资。
过去的一个多月,这家公司的年底敛财行动堪称“疯狂”,一口气针对农民推出了农村X宝理财、零钱X包等几款新的理财产品。这些新产品都承诺过年期间投资双倍,之前的投资如果在过年期间不提现也享受双倍待遇,过年还加送1.3%+的理财红包,恨不得把农村的“养老钱”洗劫一空。
P2P “骗局”正席卷我们乡下的亲人
近年来,P2P崩盘事件层出不穷:e租宝740亿牵连百万人,河北卓达民间高息借贷超40万人入局,河北融投担保(P2P背后增信)超500亿,深圳金赛银60亿、湖北财富基石50亿、成都汇通40亿、苏州高仕20亿……
而背后众多的受害者中,连乡村最贫穷的那一批人也难逃魔掌。
《京华时报》曾报道,河南浩宸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在西平县共招聘了40多名德高望重的农民做业务员,让他们从全县4000多户农民手中揽走资金近2亿元。河南一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16个乡里,有14个乡都被“伪P2P”、非法集资“洗劫”,其中一个村被骗800多万元,很多村民连医保都交不起了。
套路都是一样,先许诺投资者虚高的利润、极低的门槛和快速回报,例如月收益30%、年收益23倍,投资6万元起15天就可以提现之类的;再利用上线发展下线不断开发新的投资者,就可以在宗族关系强而且大部分停留在熟人社会的农村形成病毒式传播,被骗的人就像韭菜一样割完一茬还有一茬。
如今,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年青一代又不得不返城工作。而P2P诈骗也活跃起来,在很多五六线小县城“如入无人之境”,悄然蔓延。这并非危言耸听,也许,下一个受害者就是你我乡下的亲人。
都说农村金融是片蓝海 为什么都不往里跳?
作者:王小苹
来源:亿欧
轰轰烈烈的返乡大军陆续开始返城。据国家发改委、交通部预测,2017年中国春运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78亿次。中国春运历来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迁徙”,春运期间,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上演“空城计”,相反,春运过后则是农村更长时间的空旷,我们的家所在的那个“农村”已经变成了我们临时停靠的港湾,而更多的财富、资本、商业行为发生并停留在了那个陌生城市。
“城里套路深,我要回农村”,这句套话被我们广泛使用,在互联网新金融领域同样如此,甚至有业内人士在一年之前就已预测“农村市场是互联网金融的下一个蓝海”的论断。
诚然,农村市场的巨大服务空白是令互联网金融企业垂涎的巨大机会。据中国社科院2016年8月份发布的《“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显示,自2014年起,我国三农金融缺口超过3万亿元;2015年我国三农互联网金融的规模为125亿元,到2020年将达到3200亿,在“三农”金融领域的占比提高到4%-5%。然而,在当时全国2000家正在运营的P2P网贷平台中,专注于“三农”互联网金融平台不到10家;因此,只有27%的农户能从正规渠道获得贷款,40%以上有金融需求的农户难以获得贷款。
此外,农村金融市场还更看重政策支持。针对农村金融市场,国家支持的政策不断,2016年11月,国家发改委17日印发《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建设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等三项具体措施。2016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引导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农村规范发展。
然而,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从2015年底以网贷为主的互联网金融进入监管合规整顿阶段,以及城市的竞争激烈等原因,众多企业纷纷寻找新的突破口,农村市场被广泛看好。但2016年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力农村市场的并未达到预期,依然处于缓慢发展阶段,一片唱好之中,更多的人却处于缓慢发力状态。
虽然已经有相关人士预测,未来两三年内,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市场规模将超越互联网金融,但至今我们并未看到爆发的基础条件已经形成。据亿欧从多个农村金融创业者获悉,农村金融依然面临诸多难题,甚至困难重重。
1.农村萎缩的现状是头等难题
某农业企业的董事长赵世雨向亿欧表示:“整个社会一直对农业很关注,但金融支持农业较少的原因是农业太分散,不容易控制,回报低周期时间长。但社会又离不开农业,一群散户自己在探索农业发展,知识文化少,思想观念达不到,所以农业还是处在无法控制的市场,无法抗衡自然的低级层次。并且,人才流失非常严重,现在农村读了书的人都往城市跑,很少有人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农村改变农业。”
的确,在提倡科技产业的当下,农村和农业越来越成为边缘产业,农村的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发展缓慢,人才和资源大规模流向城市,并形成长期的非良性循环。因此,深层次来看,包括农村金融在内的农村问题,本质上是制度问题,一个市场的爆发必然需要大量人才和资源的支撑。
此外,从农村现状来看,农村的智能手机的普及已经远远超出预期,但支撑金融爆发的基础设施仍不完善。据统计,当前在农村市场的业务覆盖移动支付、互联网保险、理财、借贷、消费金融等多元业务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仅有阿里、京东、村村乐等为数不多的几家行业巨头,如蚂蚁金服的旺农贷、旺农保和旺农付。因此,农村金融业务形式的单一,正如上述蓝皮书数据,2015年,全国“三农”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总体业务规模为120亿-130亿元,中位数为125亿元,其中包括P2P网络借贷124亿元,众筹1亿元。
整体上,农村互联网金融行业仍处于单一业务布局阶段,换言之,农村市场仍处于早期基础设施的搭建和用户培育阶段。
2.农村征信普遍缺失,需从零建立
金融的核心是风控,农村市场同样如此。然而,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仍处于信贷员的人为审核把控阶段。
毋庸置疑,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型商业模式的优势在一线城市已经得到验证。业内人士指出,凭借技术优势,新型互联网金融手段可以:一方面,消除金融的地域歧视,积极吸引城市富余资金回流农村;另一方面,通过新型风控模型的搭建,可以更深入挖掘农民信用,并将其资本化,从而复制城市的经验,建立农户信用记录,进而提供更多金融解决方案。
据亿欧了解,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主要包括4类,除了本土的信用社、城商行等传统金融结构,还有新希望集团、大北农集团等大型传统三农产业服务商;京东、阿里、苏宁、一亩田等互联网电商平台;翼龙贷、宜信、开鑫贷等P2P平台。
以上三者的风控思路和获取农民信用的途径各有不同:传统产业服务商具备传统产业链,通过核心企业向下游延伸,如新希望集团以养殖为基础向饲料、食品等领域延伸。互联网巨头则复制城市的经验,通过电商下乡“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的交易模式建立征信数据。而纯粹的农村金融平台的风控渠道则较为狭窄。
加之,我国农村地域广阔,风俗人情和地方特色浓厚,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别,产业结构的发展层次参差不齐,这些都给征信数据的建立和获取,以及风控模型的搭建提出了更高要求,很难大规模地实现统一化、标准化。互联网金融之所以首先在城市取得爆发,其主要原因在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为互联网金融风控的流程化、标准化创造了基础,但农村市场与城市相比却有着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