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源点信用
社会信用,完整的提法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一个新生的词汇,其历史并不久远。关于社会信用的理论研究,和“征信”相比,也相当薄弱。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推进力度,工作逐渐展开,和实践的快速推进相比,理论研究也显得比较薄弱。
1.书籍的出版情况。
依据亚马逊、当当等电商和主要图书馆的数据,我们对2002年以来国内出版的关于社会信用体系相关的书籍作了梳理,剔除了一些以诚信宣传为主的普及读物。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9月底,共出版相关书籍近300本,其中,中国金融出版社25本最多,中国经济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方正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法律出版社等都在10本左右。作者方面,吴晶妹、林钧跃、章政等专家著述超过3本以上。教材方面,除了开设信用本科的几所院校出的教材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一套8本的系列教材相对系统一些。总体上,2012年以来,相关书籍的出版明显增多。
这些书籍研究的方向,大致围绕几个方面:企业信用管理,诚信文化研究,信用法律制度研究,信用评级,社会信用体系综合等等。
2.报纸与杂志。
与此同时,主流媒体,包括报纸和期刊,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注,多年来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公开出版的杂志方面,由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主办的《征信》杂志,长期以来是信用领域唯一的专业期刊。它的内容代表了在征信领域国内研究的深度,同时由于其央行色彩,对社会信用总体的研究有其局限的一面。
和《征信》杂志类似,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也是传递报道征信新闻、信息的主渠道。
市场化特征较为明显的财经类媒体,如《财新周刊》、《21世纪经济报道》、《每日经济新闻》等,对征信业发展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在最近几年发表了较多有关征信业监管和市场征信机构发展情况介绍的文章。
2012年7月,国家发改委牵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建立宣传阵地也是其内容之一。其主管的《中国改革报》于2015年8月推出《信用周刊》,每周一期。2016年9月,《中国信用》试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域终于有了一份官方主导的综合刊物。
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是较早成立、且坚持至今的信用研究机构。2002年10月成立,2005年4月开始组织年度4·16信用高峰论坛,倡议把每年的4月16日定为“信用共建日”,至今办了12届。前期组织出版过《信用中国》杂志,存续情况不详。2010年6月-2012年底,编辑内部交流电子刊《信用动态》共34期。2013年4月起,出版《蓝皮书:中国信用发展报告》,至今出版2本。
3.网站与新媒体。
·信用中国网,国家发改委建立的信用信息发布平台,2015年6月上线,其技术维护由百度公司承担。数据量、信息公开量和访问量都是目前信用领域唯一的中枢。
·全国市场信用共建联盟,北大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倡导的信用共建联盟网站,存留了2004-2012年联盟活动的资料,可以回观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史前岁月。目前已经不再更新。
·中国市场信用网,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网站,2013年以后更新较少。
·2010年,《中国经济网》和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管理部、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合作推出“信用频道”,至2013年9月不再更新。
·从事信用服务相关的机构,不少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或微信公众号,这些平台载体大多用于宣传自身形象或产品,在理论研究和舆论引导方面的影响尚未形成。不过鉴于移动互联网在近年来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今后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促进作用不容忽视。源点适时会整理相关新媒体的情况。
4.协会、论坛和研究报告。
协会:目前,关于信用的社团组织涌现出来不少,活动正常、组织规范的协会主要是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具有官方背景的行业协会。众所周知,由于信用所具备的经济价值,一些并非完全基于公益的组织,也以信用的名头活动着,包括今年被民政部曝光的离岸社团“中国信用协会”。信用教育方面,2014年12月,50多所高校、信用研究机构成立了信用教育联盟。
论坛:信用领域的论坛,除了之前提到的北大组织的4·16高峰论坛,近年来信用相关论坛,包括国字头的和区域性的,逐渐多了起来。主题除了社会信用体系的议题,还结合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一带一路等热门话题。
研究报告:关于征信市场发展情况,一些研究机构发布了研究报告。今年以来,引起媒体较多关注的是波士顿咨询《中国个人征信市场报告》、瞭望智库和前海征信的《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发展报告2017》等。一些证券机构也有涉及征信行业的研究报告公开发布。
总体上,关于社会信用的舆论与研究,和其关注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本身一样,逐渐升温了。不过,要引导和促进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进程,这方面还刚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