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宝官网
赢在信用时代

如何征战互联网征信这片蓝海?

20110803120757531A

差不多一年半之前,央行对国内8家机构给出个人征信牌照预备权,这让整个行业激动了一阵子。一年半过去,原本定下的6个月准备期已逾期一年,但牌照迟迟不见,这让行业又陷入一番不确定之中。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分析师钱海利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现在个人征信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第一批的几家机构多数还在内测,应用场景、市场都还不成熟,且涉及到个人隐私问题,加上暂无相关的法律出台,预计在第一批尚未发展到较为成熟之前,个人征信牌照应不会大规模放开。

相比之下,企业征信的进展要好一些。据源点信用方面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完成备案的企业征信机构已超过130家,较去年年中的70多家增加了近一倍。这当中,除了传统的征信机构,还包括拉卡拉、宜信等互联网生态的机构。

当然,企业征信是备案制,个人征信是审核制,“备案”与“审核”不同,前者是“做了再说”,后者是通关文牒。

这两种征信反映了我国互联网征信的发展进程。那么,目前国内互联网征信已经走到哪一步?又有哪些企业在这当中各展头角?互联网征信要取得进一步发展又需突破哪些障碍?未来这一市场又将呈现怎样的趋势特征?野马财经集结业内专家意见与相关信息,对互联网征信这一话题做一分析解读。

现状

消费金融市场规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已超9万亿元,预计2019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将超过37万亿元。国内有630家银行,2500家左右的P2P,近9000家小贷公司,近2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以及蚂蚁金服、百度金融等互联网巨头。

征信机构数量:目前除央行主导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外,有50多家社会征信机构和80家信用评级机构。

政府征信覆盖率规模:截至2015年末,央行征信中心有效覆盖8.8亿人信息,其中3.8亿人有信贷记录。波士顿咨询的报告显示,央行个人征信记录覆盖率为35%,即使考虑到中国55%的城镇化率,城镇人口个人征信覆盖率仅61%,远低于美国92%的渗透率。

个人信贷不良率:随着我国个人信贷市场业务规模快速增长,个人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不断走高也在困扰着金融机构。以银行个人信贷业务为例,央行金融稳定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年末,个人不良贷款余额(包括非经营贷款和经营性贷款)5138.8亿元,比年初增加1259亿元,不良率为1.9%,比年初提高0.22个百分点。

“庞大且高速成长的中国消费信贷市场并没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消费者征信体系,这其实为各类金融融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隐患,也是各类非银行融资途径中的坏账高企不下的最主要原因。”CIC灼识咨询执行董事王文华曾在公开场合表示。

需求缺口巨大,供给难以匹配。具体而言,目前我国的征信许可权大都存在于央行旗下的征信机构中,而政府主导的社会征信体系覆盖率远远不够,且数据源单一,此外,因其长久形成的壁垒,其数据很难与其他企业或平台共享。“数据不共享,就保证不了数据的统一,就难避免数据市场上的鱼龙混杂。”某金融机构资深从业人员对野马财经说道。

政府这端做不到的,可以由市场来做,这也是个人征信牌照备受热捧的原因。“互联网能沉淀数据,与征信有天然的契合点。而且,互金经过三年的发展,也积累了巨量数据,正是挖掘和整理的时候。”华兴Alpha(阿尔法)总负责人周翔对野马财经表示。

竞争者

一.八家机构: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考拉征信、华道征信、鹏远征信、中诚信征信、中智诚征信。

波士顿咨询全球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何大勇认为前五家为新创生态聚合类征信机构,在数据上,除了对外接入传统征信数据外,都大量运用了自身场景下沉的多元鲜活数据,包括支付、互联网电商、社交、电信服务、公共服务等。后三家是经典类的征信机构,类似于传统征信机构,数据来源主要是金融数据、公共数据为主体的数据来源。

芝麻信用:通过央行企业征信业务经营备案,研发了小微企业信用洞察“灵芝”系统,推出企业信用报告、风险云图、信用评分和指数、关注名单、风险监控预警五产品,将聚焦小微企业提供企业征信服务。

腾讯征信:主要与浦发银行、广发银行的信用卡合作,由于坐拥C端人群优势,腾讯征信可为使用社交、门户、游戏、支付等服务的蓝领工人、学生、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等缺乏信用记录的人群,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来预测其风险表现和信用价值,为其建立个人信用评分,未来腾讯征信或成为芝麻信用最大竞跑者。

前海征信:依托中国平安集团,合作机构数近1500家,覆盖银行(主要是城商行、农商行以及部分股份制银行)、P2P、小贷、消费金融等信贷机构。在人脸识别、大数据挖掘技术上重点突破,已推出覆盖贷前、贷中、贷后的多款征信产品。

考拉征信:目前主要有考拉个人信用分、商户信用分、职业征信解决方案及互联网金融解决方案等产品,其中,在商户和职场领域的产品和业务开展在国内据其称是首创。借助与中科院大学、北京大学等院校联合开发的信用评分模型,已与400多家机构开展合作。

二.其它互联网巨头:百度、京东、苏宁

百度:推出个人消费贷款服务“有钱花”,接入央行征信系统。

京东:推出个人消费贷款服务“白条”,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投资ZestFinance和几家国内大数据公司,还包括数库、聚合数据等,加上京东商城的数据,训练和提升自身的大数据建模能力。

苏宁:推出个人消费贷款服务“任性付”。

此上述机构外,还有超过30家的社会征信机构和80家信用评级机构。

痛点

一.缺乏专业的数据提供商或交易平台,数据征集在耗费着各家参与机构大量的人力物力。

二.公开数据市场的缺位导致了行业的灰色地带,扭曲了竞争格局,成为当前影响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三.各征信机构之间存在壁垒,政府数据不能全面向市场化征信机构开放,市场化征信机构彼此亦鲜有数据共享,同一个人的信用结果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征信机构而表现出差异。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强在今年两会期间,建议政府向市场化征信机构开放公积金、社保、低保、婚姻状况、水电煤、交通违章罚款逾期等居民信息,盘活政府数据。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更好的开展征信服务,让没有信贷记录的人也能得到客观的信用评价,及时地对有信用的人提供各项互联网金融业务服务。

四.扬子晚报称,个人征信牌照迟迟未能下发,导致从征信到消费金融的整体产业的快速发展都受到了一定的抑制。

五.考拉征信方面告诉野马财经,目前征信机构目前都面临着数据碎片化的问题,数据量大,数据噪音也多,评估模型容易失真。

六.此外,考拉征信还称,中国个人征信发展较晚,人们的信用意识相对淡薄,需要进一步普及征信知识。

趋势

一.未来,谁拥有更多的第三方商业化场景,谁就可能领跑个人征信市场。“从信用卡、消费金融、融资租赁、抵押贷款,到酒店、租房、租车、婚恋、分类信息、学生服务、公共事业服务等,芝麻信用已经在上百个场景为用户、商户提供信用服务,众多用户享受到了信用的便利。”芝麻信用总经理胡滔曾向《经济观察报》表示。

二.熊猫资本投资经理李豪达曾撰文表示,通过对比美、日、中三国征信市场的发展过程和最终格局,中国大数据征信和风控市场将面临市场化空间仅数百亿,公办机构主导,牌照征信公司垄断剩余市场等问题,没有空间留给创业公司做大的机会,纯征信或风控创业公司只有从工具转型切入具体业务才有做大的可能。

理由如下:中国征信市场结构以公办征信机构为主,市场机构为辅;牌照征信公司依托牌照赋予的融资能力及数据源权利做大,但做大的空间取决于央行征信中心的开放程度,而初创纯数据征信公司容易被融资并购或挤出;由于牌照融资,跑马圈地的局面形成,未来征信行业将面临数据同质化、产品同质化、价格战的问题,降低行业整体产值。

三.此外,社科院金融所博士周子衡在接受野马财经采访时对未来中国的信用环境表达了看法,“未来的信用关系是无所不在的,无论时间上、空间上、主体上这些已有很多的旧的边界都会被消失,所以信用链条也会无限的延展我们看到棍子弯成一个圈的样子。而关于信用的规则不是越来越少,恰恰相反是越来越多。”

 

野马财经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与作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征信宝官网 » 如何征战互联网征信这片蓝海?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