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征信更像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失信之人,它就像一把无形的“枷锁”,事事处处让你寸步难行;但对于守信之人,它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事事处处让你享受到因它带来的方便
法治周末记者 陈霄
许多人或许没有留意到,过去一年来,“个人征信”这个原本陌生又遥远的词汇,正在悄悄且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夹杂在中央深改组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一系列文件中,《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似乎并不起眼。然而,与十几天前国务院刚刚下发的《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如出一辙,两个意见强调的都是“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实际上,2015年就开启了“中国个人征信市场化元年”,在这一年里,多项关键政策与监管指引相继出炉。2015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腾讯征信有限公司等8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同年12月,针对个人征信机构、企业征信机构以及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的《征信机构监管指引》低调下发。
这一年多以来,国内已涌现出大批以征信为核心业务的机构或市场主体,征信内容覆盖个人和企业、全国和地方各个层面。从央行的征信中心、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参与搭建的“企业信用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再到其他大批市场化征信公司的成立,我国征信市场已经启航。
受访专家认为,进入今年以来来自决策最高层的动作频频,预示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的速度正在加快。
专家预言,未来,信用不仅可以“+金融”“+民生”,甚至还可以“+产业”“+招商”“+人才”。
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高大上的指导意见总是太遥远,贷不了款、申请不了信用卡、坐不了飞机这样的事情总是更实在一些。
实际上,个人征信更像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失信之人,它就像一把无形的“枷锁”,事事处处让你寸步难行;但对于守信之人,它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事事处处让你享受到因它带来的方便。
一把无形的“枷锁”
半年多来的奔波辛苦,在得知贷款没有批下来的一瞬间,变得一文不值。
在此之前,何添(化名)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会是那些信用记录有污点的人中的一员,学历不错,工作稳定,收入自足,履历光鲜逻辑上对应的词汇似乎应该是“信誉良好”。
然而,恰恰一切都毁在信誉上。客户经理告诉他,银行在进入征信系统查询时发现他有4次信用卡逾期记录——正像通常情况下债权人突然发现面前伸手借钱的人并不那么靠谱一样,银行最终决定不批准他的贷款申请。
这个消息来得如此突然,何添说自己有点懵了。在北京挑了半年,几乎每个周末都在东奔西走,他终于选定了一套四环边上的房子,并与房东签了购房合同。
那曾想会在贷款环节出问题,这完全在何添的预想之外,东拼西凑的首付款只有那么多,剩下的靠贷款,此前他和中介算了又算,收入、公积金缴存、房屋年限,算准了这个贷款额度毫无问题。
“我现在甚至有点恨那个中介。”何添忿忿地说,他(中介)起码应该提醒一声,让我先查一下个人信用报告,我没有经验,他还没有经验吗?
白辛苦半年可能还在其次,何添现在更担心的是购房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如果最终还是贷不到款,房子买不成了,要不要付给房东这几十万元的违约金呢?
何添后来在央行征信中心的官方网站上查到了自己的信用报告,确实有信用卡还款逾期,4次。他后来想破脑袋才记起来,确实有过那么几次,在信用卡账单到期日忘记还款了,通常都是在随后的一两天他会马上去把钱存上,账单的数额一般也都很小,几百一千多元。他从来没把这当一回事。
现实总是给人教训。
现在何添记起来过去在欧美影视剧里留意到的细节,为什么在完全无监控的场合里,人们还是非常自觉地投币,因为信用记录本就是无形的“枷锁”:一次逃票可能并不难,问题在于得不偿失,一旦被纳入信用记录,污点就影响一生。
实际上,像何添这样的情况现在并不少见。
“在国内大家可能还没有完全习惯(非常注意维护个人信用记录)。”国内银行的一位业内人士对法治周末记者说,因为轻微逾期而导致被报送至央行个人征信数据库的情况非常常见,并会最终体现在个人信用报告中。不过,基于正处于转型时期,各家银行都会有一定的容忍度,一般比较轻微的逾期不会有实质性的影响。
银行确实会考虑到像何添这类人的情况,因此由发卡行开具非恶意逾期证明的也比较多见。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一些银行只需要向客户经理解释清楚是因为忘记而非故意逾期,银行也会综合考量该客户的工作单位、收入来源和过往记录,将这些信息写入贷款调查报告里,最终也是能批贷的。
“总体上还是需要一段适应期。”上述业内人士说。
征信中心也上了黑名单
如果将中国信用体系建设的转变进程定格播放,一个颇有意味的案件可能会引起关注——人们会发现信用系统正在试图网罗一切,就连它的缔造者也不能例外。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征信系统,国内专门负责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的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竟也上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这起案件的判决,目前并未公开。
不过,在“信用中国”的官方网站,这一失信记录赫然在列。这源起于2011年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的一起案件,央行征信中心在这起案件中被判决撤销一位名为王谦的人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信用交易信息第2项个人商用房贷款2006年9月20日以后的贷款记录。
很显然央行征信中心当时并没有执行法院的这一判决,随后由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法院负责此案的强制执行,上述网站将其失信行为描述为“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根据网站显示,该失信记录发布的时间是2015年1月20日。
这或许并没有什么好尴尬的,如果在上述网站失信主体搜索框里输入的关键词是“政府”,显示的结果数量也不在少数,既包括最基层的乡镇政府,也包括地市级政府——失信的理由都出奇的一致:“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
确实,正在建设的信息系统慢慢向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的一个有力证据正是,因为个人征信记录报告出问题而向法院起诉银行的案件,在过去两三年里明显增多,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以此为案由搜索,出现的判决有一百多份。
当事人在发现个人信用报告有不良记录后(通常也受到了实质的影响),通常会将银行起诉至法院,一般起诉的对象是发卡行,因为它向央行征信中心报送数据。当然也有同时起诉央行征信中心的,要求撤销不良信用记录。
法院会作出怎样的判决一般则是针对具体案情,例如原告在已归还贷款的情况下却被列入不良信用记录黑名单,使其不能再获得贷款,山西一家基层法院认定银行在管理上存在漏洞,侵犯了原告的名誉权,要向原告赔偿精神损失费;在另一则案例中,原告诉称其并未贷款,银行称其逾期还贷导致不良信用记录,法院在对申请贷款签名笔迹鉴定之后,认为银行对贷款审核未尽合理审查义务,构成侵权……
不过,对于只是记录各银行上报信息的央行征信中心是否要承担责任,司法实践中看法不一,长沙法院的上述判决显然倾向于前者,但在安徽黄山法院的一则判决中,法院则认为作为征信管理部门的征信中心只是根据商业银行提供的信息建立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对侵害名誉权没有过错,不需要承担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法治周末记者发稿之时,在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上,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已经查询不到央行征信中心,意味着它可能最终还是遵从了上述地方法院的判决。
个人信用记录影响力的渗透还有其他多种体现。
此前一则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主角也是身陷信用危机难以自拔:因为5年前为公司贷款提供担保无力偿还而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一位福建小伙子相亲多次被拒,终身大事受到耽误。
深圳最近刚刚公布的消息称,今年上半年有近两万名交通违章者被纳入征信名单。
一笔不小的“财富”
信用的束缚无处不在,但并非只与坏事相联。
现在逐渐流行起来的住酒店不用押金、租车不用押金、信用旅游等,靠的正是个人信用。
去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8家机构进入首批个人征信牌照名单,除传统征信机构之外,芝麻信用和腾讯征信两家互联网企业赫然在列。
阿里巴巴集团凭借旗下淘宝、天猫、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积累的交易和信用评价数据,建立起了类似于央行征信系统的信用评价数据库。
目前阿里巴巴旗下芝麻信用已经加入了小猪、相寓等信用租房领域的商户,用户芝麻分在600分以上就可免押金入住,但如果用户出现逃租、欠租等行为,将被记录在整个芝麻信用体系中,对个人信用产生负面影响。
芝麻信用5月发布的“五一信用出行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3天假期全国累计免除押金近5亿元。其中,信用住酒店平均每人免除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的押金,累计免除押金两亿余元;信用租公共自行车平均每人减免押金200元,累计减免押金3600万元;信用租(轿)车平均减免押金4000元,累计减免押金两亿元。
去年支付宝旗下芝麻信用即宣布联合阿里旅行上线了“信用签证”服务,用户用芝麻分和芝麻信用报告就可申请新加坡和卢森堡签证,不用再提交资产证明、在职证明或者户口本等复杂资料。据介绍,未来芝麻信用还会与韩国、日本、英国、斯里兰卡等出境游热门国家接触洽谈,争取让更多国家支持“信用签证”。
山东一家企业负责人到税务局办理普通发票临时增量时,发现居然可以靠“刷脸”,对方告诉他,因为该企业在上一年度是纳税信用等级A级企业,可以刷脸办事,普通发票可以随时按需领用。
芝麻信用副总经理邓一鸣介绍,个人信用应用主要包括金融和生活两大领域,前者包括公众较为熟悉的消费信贷、消费分期、信用卡、P2P等;后者则包括押金、后付款、证明(不仅签证,找工作、相亲都可以靠信用刷脸)等。
与传统的金融行业的信贷相比,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的互联网金融更方便快捷,解决了对个人和小微企业贷款信息不对称和流程复杂的难题:网站利用客户在平台留下的各种数据来评估其信用,快速作出决策。阿里小贷负责人胡晓明此前曾对媒体表示,阿里小贷单笔信贷操作成本为2.3元,而一般银行的成本在2000元左右。
征信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日前发布《中国个人征信行业报告(2015)》,认为,中国个人征信行业雏形初现,有望成为一片新蓝海。
《报告》还预计2020年我国个贷余额将达到55万亿元,这一巨大的贷款市场势必需要相应体量且更加完善的征信体系,将倒逼个人征信业的快速发展。
诚然,中国个人征信尚处起步阶段,征信业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数据采集存短板,中国征信市场机制不健全,守信机制以及失信惩戒机制都有待完善;而行业也需要在法律法规、数据采集等方面不断完善,真正提升个人征信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但毋容置疑的是,征信时代已然来临,不管我们做好准备与否,必然会被此浪潮裹挟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