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为什么会有穷人和富人?
一个人成为穷人或者富人,到底是天注定还是靠打拼?
天赋秉异和杰出才能在财富累积中,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20年前(1996年),美国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的Epstein和Axtell两人用计算机模拟开发出来了一个人工社会财富积累的模型,他们称之为“Sugarscape”,通常翻译为“糖域”,我在这里将其翻译为“糖人国”。
游戏很简单。在一个二维的虚拟世界中分布着固定的“糖”资源,而随机分布的Agent(可以翻译为“小糖人”)在二维世界中游走,并通过不断的收集身边的“糖”来增加自身资源。游戏设定每个小糖人都会在一个周期中消耗一定单位的糖,当自身的糖消耗光的时候,这个小糖人就会死去。呶,计算机模拟出来大概就是下图这个样子。
你应该明白,这个游戏中的“糖”就相当于财富,而每个agent就相当于社会中的人。
上图左侧是糖人国的糖资源分布情况,由50×50的单元格组成,深色的格子含糖高,浅色的格子含糖少,白色格子的不含糖。由图可以看出,糖人国境内西南和东北有两座深色的糖山,是糖资源富裕区。与此同时,棋盘上有大片浅色地带(糖资源稀少区域)和白色无糖区(糖资源贫瘠区)。
上图右侧,是250个小糖人(黑点)被随机的播撒在这个棋盘的各个角落,它们在棋盘上漫游,寻找和积累糖资源。每个小糖人都是单独的个体,它们有能力吸收信息,观察四周,并做出行动和选择。
Epstein和Axtell给这些小糖人设置了类似于人的简单决策规则:
1)小糖人的视力可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观测,目标是发现含糖最高的地块并积累糖,一旦单元格里的糖被吃掉后,过一段时间能重新长回来;
2)小糖人所积累到的糖如果跟不上自身新陈代谢消耗,那么小糖人将会饿死,计算机会将其清除出局;
3)250个小糖人被随机的分配不同的禀赋,一个禀赋是视力的好坏(有人能看到6格之外,有人只能看到眼前的1格);二是新陈代谢的能力(有人代谢一次只消耗1单位的糖,有人则需消耗4单位的糖)。
OK,一切设定完毕,计算机按下“启动”按钮。
糖人国开始发动起来,小糖人们各自为政,移动起来,尽管没有政府或领袖发号施令,但糖人国还是开始呈现有规律的移动和分布,小糖人们开始有目的的向两大糖山聚集,而无糖区则人烟稀少,而且小糖人之间会自动形成分隔,任何新生长出来的糖都会被小糖人迅速收割和积累。到了后来,无糖区基本没有了小糖人(他们要么饿死被清理出局,要么移动到了有糖的区域),而浅色区域分布稀少,深色的糖山区域则聚集了大量的小糖人。
在运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小糖人们的具体分布见下图(图的左上角标有数字,是为了显示糖人国的在经历不同时期之后的状态,分别称为T1、T2、T3和T4)。
当然,上面这个结果是可以想象的,我们关心的是另外的东西……
Epstein和Axtell的本意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研究包括环境变迁、遗传继承、贸易往来、市场机制、财富积累等等广泛的社会现象。特别是,在计算机模拟过程中,可以随时抽取一些变量进行分析,譬如糖人的人均寿命、活动范围、最优路径选择,等等。
当研究者把目光投向小糖人们所积累的财富变量(用每小糖人收获的糖量来代表)之时,他们发现了大问题——这个虚拟的糖人国,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具体见下图)。
上图的横轴左侧是穷人(PoorerAgents),右侧是富人(RicherAgents)。
你看得到,在糖人国诞生之初的T1时刻(最顶端的图表),财富分配很均匀,极富者和赤贫者都很少,即使最富有的小糖人也不过拥有30个单位的糖量,最穷的人也有3-6单位的糖量,财富差别有限;
随着时间推移,到了T2时刻(自上往下第二个图表)这个自组织的小糖人国开始出现有规律的财富分化,穷人数量变多的同时平均拥有的糖量在减少,而富人在数量变少的同时拥有的糖量却快速增加,最富的那个小糖人拥有的糖量已经到了110个单位;
到了T3时刻(自上往下第三个图表),财富分布发生更严重的分化,而且呈现出非常规律的排列,越穷的人人数越多,越富的人人数越少,最富裕的那个小糖人所拥有的糖量高达200个单位;
到了游戏结束的T4时刻(最底端的图表),中产阶级小糖人也开始大量减少,一头是拥有巨额财富的极少数富豪(最高的那两位拥有270个单位),另外一头则是占人口一半左右的赤贫小糖人。
Ok,模拟结束了——计算机模拟的和现实社会一样残酷。
下面来讨论为什么有人穷,为什么会有人富,到底是天注定还是靠打拼?
根据Epstein和Axtell在程序中的设置,我们可随意调整小糖人的各种初始参数,瞧瞧到底哪个参数引发了糖人国的贫富分化。
首先我们都可以想得到,应该是每个人的禀赋不同导致了贫富差距。比方说,有的小糖人视力6倍好于同类,能看到更大的棋盘,更容易找到富糖点;同样的,有的小糖人新陈代谢只有同类的1/4,更易于积蓄余糖,抵御饥荒……
是否这些拥有天赋秉异的小糖人最终演变成了富人?
很让你大跌眼镜的是——答案是“No!”
因为,小糖人的个人能力差异是计算机随机分配,按照逻辑来推算,最终财富的分布也应该近似于均匀的随机状态,但模拟结果并非如此,有些有着很好的视力和很低代谢消耗的小糖人照样分布在穷光蛋的那一群人里——天赋秉异只是增大了你致富的一点儿几率,但并不能完全保障你就能够变成糖人国的富人。
那么,人的贫富完全是靠天生运气么,难道就是巴菲特所说的“子宫彩票”么?
比方说,有的小糖人降生于糖山,毫不费力就可大捞特捞,瞬间致富,有的小糖人生在贫瘠之地,历尽辛酸找到含糖区算是命大,个别糖人在寻找途中就被饿死——这与巴菲特强调他的运气何其类似,他说自己如果出生在索马里,也许刚刚出生没多久就被饿死了,哪里还有机会成为世界首富?
答案自然也是“No”!
因为,一个小糖人占有资源的优劣也是计算机自动给予的,诞于糖山或诞于荒漠,完全遵循随机原则,按照这个逻辑推算下来,假如天生资源决定了贫富差距,那么最终富人人数和穷人人数应该差不多才对——但模拟出来的结果却完全不是,这就否认了“出身决定一切”是贫富分化产生的全部原因。
说到底,你是穷人他是富人,真实而又符合逻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正确的答案是——天赋秉异 + 出身位置 + 随机的运气。
什么叫做“随机的运气”?
我们不放假定有两个小糖人,A和B——程序一开始,两人的视力、新陈代谢、出生地的含糖资源,各方面条件都一样,这个时候,在视力所及范围内,A偶然随机的向东北方的糖山迈出了一步,真是凑巧,这里居然没有小糖人占领,于是他占领了这个格子,财富开始快速累积,变成了富人,然后越来越富;B同样四处张望,同样出于偶然,它向东南移动了一步,结果渐渐开始远离富糖区,当它意识到方向错误之时,其它糖人早已围满了通往北方糖山的路径,于是它再无机会,只得随机漫游,在资源贫乏区域拼命采集,却也只能仅顾温饱,最后变为最贫穷的那122个小糖人之一。
就这样,两个天赋秉异和出身都差不多的人,一个微不足道的选择差异,最终导致了其社会财富积累出现了天壤之别,这也可以称之为所谓的“蝴蝶效应”——初始条件极为微小的改变,最终引发结果的巨大差异。
Epstein和Axtell曾经多次运行程序,虽然细微结果有所差异,但整体而言,贫富分化却是每次都会得到的必然结果——要知道,小糖人们并没有任何智力,也没有领袖,更没有什么社会制度和规则,但一旦他们无意识的自组织起来,就产生了严重的贫富分化。
换句话说,计算机的模拟结果会让你“大同社会”和“均贫富”的美好理想碎了一地,因为贫富差距很有可能就是自然界的正常的现象,你得依据这个现实基础来看待世界。
想起来有一首叫做“爱拼才会赢”,里面唱到“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如果我们把出身也归结为运气的话,根据刚才总结为什么一个小糖人变富而另一个小糖人变穷的三个原因(出身阶层、能力禀赋和纯粹的随机运气),可能这个社会的自然规则其实是“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
别说是“三分靠打拼”,即便是“一分靠打拼”,如果不是富人的你,为了变成富人,你不也还是得付出全力去奋斗么?
搜索作者:“路哥说钱” 微信公众号:LuGeMoney
微博认证号:征信宝
征信宝网站:zhengxinbao.com
微信公众号:征信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