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宝官网
赢在信用时代

征信:撬动消费金融的“支点”(附2019年消费市场规模预测)

 

当你手中紧握200 元U b e r 免费租车优惠码,却发现只能用信用卡注册才能激活。

当你终于抢到500 元阿里去吧旅行“信用住”红包,却发现只有信用卡绑定成功才能够享受到。

当你也想体验一把“先消费、后付款”的“白条”全新支付方式时,却由于信用问题被拒之门外。……

当种种问题摆在面前时,你才会真正意识到中国已经在事实上驶进信用消费的快车道,信用消费金融确实不再遥远。你同时也会感受到触手可及的消费金融要想获得长久健康发展,需要征信体系的不断完善。

市场经济的“基石”

马云曾反复说,“以后的互联网金融什么样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要做到今天金融做不到的事,那就要利用大数据,把信用体系建好。征信问题直接关系到参与企业的盈利能力,个人征信是消费金融发展的关键。”

确实,古今中外,信用都是宝贵的资源。早在孔子时代就提出“民无信不立”,现代更是把自罗马法以来的诚实信用原则这一“帝王条款”作为对人们法律行为的基本要求。

在市场经济中,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金融的本质就是信用。客户信用是关乎消费金融企业兴衰的关键。正是基于信用的重要性,在我国首部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 – 2020 年)》中明确提出,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使失信受惩的教训成为一生的“警钟”,为征信行业的发展规划出了框架。

可以说,一个完善的征信体系,是消费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征信体系的缺失,不仅给行业发展埋下隐患,对成千上万个体客户的风险甄别和判断,也会加大金融机构的经营压力,间接提高借款人资金成本。

征信:把握风控的关键

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由信贷征信起步。我国的消费信贷起步于20 世纪80 年代,自90 年代末开始迅速发展。据央行统计,我国消费信贷规模由1997 年的172亿元增加到了2014 年的15.4 万亿元,增长了895 倍。据艾瑞咨询的预测,2017 年我国消费信贷规模将超过27 万亿元,可见消费信贷业务巨大的潜力。

随着信贷规模的迅速增长,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以中国人民银行的公共信用信息征集系统为主、市场化征信机构为辅的多元化格局。

但相对充满生机的市场,高速增长的消费规模已经凸显征信体系的不足。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相关法律体系的建设、个人信用信息的分享、披露与保护等一系列庞杂的问题。我们国家的征信市场目前还不太健全,信用数据呈碎片化,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我国征信体系的资源主要集中在央行的征信中心,并未覆盖到全部人口。据统计,截至2015年9 月,央行征信系统共收录了8.7 亿自然人,其中有信贷记录的为3.7 亿人,可形成个人征信报告、得出个人信用评分的有2.75 亿人。也就是说全国约74%的人在央行征信系统里没有信贷记录,约80% 的人无法形成个人征信报告。

其次,央行征信系统的数据来源以金融机构的信贷信息为主,并没有征集多维度的个人信用信息,如网购、理财、水电煤缴费、租房信息等。因此,为了满足规模不断扩张、品种日益丰富的消费信贷对信用信息的需求,我国征信体系亟需完善。

最后,央行征信系统并不对所有企业开放。国家批准的消费金融公司有能力连接央行征信系统,但还有很多民间公司没有能力连接央行征信系统。而线下自行完成信用调查工作,不仅会提高贷款成本,同时加大了风控难度。这已成为消费金融发展的风控瓶颈。风控做不好,坏账率就高,会直接导致企业的生存危机。

风控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欺诈。一些不法分子就是利用很多公司不能连接央行征信的空白区,通过信用透支来骗取金钱,导致某些人在有些平台借钱逾期后,又跑到另外一个平台去借钱,进而给平台造成资金损失。

再加上消费金融大多是无担保、无抵押贷款,目标客户多为征信信息缺失人群,服务人群信用资质整体较差,风险系数相对来说也较高,对企业的风控能力自然有较高要求。只有把握好消费者的信用,才能控制企业的不良率,大幅降低个人信用消费所带来的坏账、逾期不还等风险。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指出当前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完善,消费金融公司发放贷款缺乏完整的信用记录和科学的评估体系为依据,在客户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经营不当可能导致呆坏账比率上升,增加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风险。因此消费金融公司必须根据其特点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式,整合用户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强化风险定价机制。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有赖于金融环境的改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完善的个人用户信用体系,尤其是针对中低端消费者的信用体系。这一需求在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地域限制被放开后,显得更为迫切。

截至2015 年9 月末,消费金融行业市场总额510多亿元,贷款余额460 亿元。服务客户560 余万,不良贷款率2.85%。银监会非银部副主任毛宛苑在2015年10 月底召开的中国消费金融论坛上表示,消费金融行业2.85% 的不良率略高于银行业的平均水平,因此平均信用风险略高于银行客户,对它的信用风险的容忍度也略高于银行,它的定价也比银行略高一点,这是经营模式的不同。毛宛苑特别强调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是风险管理的能力,在互联网发展、金融发展如火如荼的时代,如何准确地进行风险甄别、风险控制和风险定价,是关系到消费金融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说,消费金融未来的增长速度、覆盖范围、融资形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民银行征信数据的共享机制和民间征信机构、征信业务的发展程度。

新征信机构崭露头角

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需要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2015 年,征信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市场翘首以盼的个人征信牌照在2015 年正式进入倒计时。这些来自民营征信机构的数据更加宽泛,品种也更加丰富,这都对消费金融产生重要支撑。

2015 年1 月5 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指出培育社会征信机构,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重要举措。同时明确要求芝麻信用、腾讯征信、考拉征信、华道征信、前海征信、中智诚、中诚信和鹏元征信这八家民营征信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同时,包括万达金融、京东金融、宜信在内的不少企业也开始申请第二批个人征信牌照。

这八家个人征信机构中既有在互联网大数据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互联网征信企业,如芝麻信用、腾讯征信,也有老牌的传统征信企业,如中诚信、鹏元征信。由于股东背景不同,这八家征信机构的数据来源和开发的征信产品也各有不同。(见表1)

 

 

例如,芝麻信用的数据主要是基于阿里巴巴的电商交易数据(天猫、淘宝)和蚂蚁金服的互联网金融数据(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蚂蚁小贷、蚂蚁花呗等),并与公安等公共机构以及合作伙伴建立数据合作。数据涵盖了信用卡还款、网购、转账、理财、水电煤缴费、租房信息等。信用评分“芝麻信用分”综合考察信用历史、行为偏好、履约能力、身份特质、人脉关系五个维度的信息,得分在350-950 之间。

2015 年,腾讯征信、芝麻信用等第三方征信机构试点发力,支付宝、京东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强势进入,各消费金融业务公司主体纷纷开始植根于平台自身的大数据中心和统计,为决策和审批做依据。一系列征信举措无疑进一步推动了整个消费金融产业链的完善。

消费金融的火爆竞争与增长,正在倒推整个金融市场变革,对个人征信数据成为更加迫切的需求。在征信体系逐步规范、完善的背景下,消费金融将呈现出高速发展的竞争势态,可以预计,2016 年还将是市场最大的宠儿。

 

选自:金融博览财富

—————————————————————————-

财经网预测

2019年消费信贷规模达41.1万亿

近日,国内权威的第三方数据监测公司艾瑞咨询发布了一份《2016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2015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达到19.0万亿,同比增长23.3%;预计2019年将达到41.1万亿。与此同时,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约为3.8万亿元,同比增长37.2%,未来几年,中国西部省份及中东部三四线城市的网络购物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2016年,消费金融迎来创新发展元年,各大互联网巨头进一步发力消费金融业务,而以“金融科技”驱动的京东消费金融将站上风口,输出“白条”服务能力、消费信贷系统性产品能力及风控能力。

 个人消费信贷余额达19万亿

2015年我国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6.4%,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但与美国相比依然有较大的差距。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达到19万亿,同比增长23.3%,依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年底,中国整体信贷余额达到94.0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个人信贷占比28.8%,余额达到27万亿人民币,个人消费信贷占个人信贷比例为70.1%,余额为19万亿,仅占中国整体信贷余额20.2%。艾瑞预计,2016年前后,我国信贷余额或将突破100万亿大关。中国消费信贷规模在未来依然仍将维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长趋势,预计2019年将达到41.1万亿,是2010年的5倍以上,而这一切也将得益于电商消费的发展。

“由于授信模式与消费闭环的制约,导致消费信贷自身发展不平衡,基于真实消费背景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更具优越性。电商平台更贴近消费者,可以通过对消费品更为灵活多样的定价和支付模式,设计出更符合市场预期的商品交易模式,电商消费金融具有更高的适用性。” 艾瑞分析师指出,“京东在电子商务领域经营多年,长期积累下的用户基础属性信息、购买行为与偏好、资金流、物流等信息,构成了京东金融的大数据核心资产。在不同维度的这些用户数据可相互校验,形成数据模型体系和风控体系,从而也逐步构建了用户的底层信用生态。基于达数据的累积,京东消费金融更加理解用户,从而能够为其提供更精准的金融服务。”

《报告》指出,2015年中国网络经济市场营收规模高达1.1万亿元,同比增长45.6%,而2015年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约为3.8万亿元,同比增长37.2%,未来几年,中国西部省份及中东部三四线城市的网络购物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可以预计,未来国内电商行业整体将成为拉动消费的主要渠道。

金融科技驱动京东消费金融引领市场创新

事实上,近几年,各互联网巨头已先后发力,都瞄准了消费金融市场潜力。短短几年时间里,经历由入场到逐步规范和完善、不断优化、扩展、求新求变的阶段。《报告》指出,京东金融最早进入该领域,也有着广泛的消费金融场景构建,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产品引领到风控引领,再到场景战略的引领,目前针对消费者的做全市场消费金融生态,一路引领消费金融行业的创新。

京东金融定位“金融科技公司”,2013年10月成立消费金融事业部。2014年2月,京东消费金融在京东商城平台上推出了“白条”,为信用好的用户提供赊购服务,2015年初,京东消费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许凌发布了以大数据风控为核心的战略,2015年下半年,“白条”产品开始走出京东体系,向租房、旅游、教育等更贴近消费者需求的大场景拓展,为消费者提供信用消费贷款。

同时,2015年6月,京东消费金融还推出了业内首款企业级消费金融产品“京东金采”,面向有采购需求的企业提供信用赊购、分期付款、账期管理等服务;与金融机构、商户充分合作,推出了联名信用卡和积分资产管理产品“钢镚”。2015年9月,“京东白条一期应收账款债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深交所挂牌,成为中国资本市场首支在深交所挂牌的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目前,京东白条ABS发行已成常态化。

这意味着,“京东消费金融输出白条服务能力、白条类系统性的消费信贷产品能力、风控能力,开始做针对消费者的全市场消费金融生态。”艾瑞分析师指出,“目前,京东金融投资了聚合数据、ZestFinance、数库等大数据公司,进一步巩固金融科技实力,同时,投资首付游、分期乐等有消费场景覆盖能力的公司,整合市场资源,并对外输出风控能力。”

京东消费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许凌表示,“京东消费金融是做金融的快消品,始终重视风控和移动端体验,不仅是自己做,而且要带动整个消费金融行业从过去安享垄断的利润,走向重视提升用户体验,降低行业成本、提高金融供给效率。2016年要进一步走出京东,从关注用户需求出发,丰富产品和服务体系。”

艾瑞分析师认为,精准高效是互联网平台的核心竞争优势,维系这一优势的则是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金融科技技术,京东消费金融靠的并不是用高收益去覆盖风险,而是始终重视风控能力,不惜投入高成本,搭建了智能、高效、融合的决策与反馈体系,运用于各种消费场景中,提升用户体验,成为金融科技道路上孤独的领军者。

 

征信宝网站:zhengxinbao.com

微信公众号:征信宝

征信时代,伴你同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征信宝官网 » 征信:撬动消费金融的“支点”(附2019年消费市场规模预测)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