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宝官网
赢在信用时代

一组关于芝麻信用和机场快速通道的报道

090738dhz335re6rri0h2l

报道一:征信机构“独立”的意义 (选自:解放日报  作者:杨 群)

一场口水战引发热议:先是有媒体披露芝麻信用的机场快速通道被叫停,接着芝麻信用方面立即回应,称没有收到任何监管叫停。其实细细咂摸就能感觉到其中的问题,凭芝麻信用在机场可走快速通道,完全可以看成是一种普通的商业行为,继续或终止都不足为奇。
支付宝日前宣布9月15日至10月14日期间,芝麻信用分达到750分及以上的旅客,可以享受首都机场国内快速安检通道。而昨天媒体报道称央行对包括此在内的“芝麻信用分”营销活动进行窗口指导。芝麻信用回应迅速,但不知“窗口指导”换成了“叫停通知”、没正面回应“届合同期满撤除通道”,只说“继续开放”是否暗藏玄机。
其实,芝麻信用分高可以走机场快速通道,分明是正常的营销活动,只需支付宝方面与机场方面两个主体形成合作关系即可。仔细想,这与曾经很普遍的商业银行多少级别以上客户在机场可以享受贵宾休息室,并没有什么不同。再有,与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利用手机打车软件进行活动营销,推广微信、支付宝支付的手法也堪称异曲同工。
把这个独立事件看成是一家企业的普通营销,目的显而易见,即通过这种便利奖励,鼓励更多的消费者使用支付宝支付、争取积累更多芝麻信用分。与之相似,芝麻信用分还在办签证等应用场景使用。对此,央行等金融管理部门并不是芝麻信用这家商业企业对应的监管部门,不插手其商业行为,再正常不过。
不过,如果芝麻信用的身份定位,不只是一家依附于阿里商业帝国的分支业务子公司,而是真的有志于成为独立存在的第三方征信机构,那么这种为阿里其他业务陪跑的营销是否合适就另当别论了。
今年初央行下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首批申请个人征信牌照的八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这其中有专门做征信的机构,也有芝麻信用、腾讯征信这些有着电商平台出身背景的机构。与前一类征信机构相比,脱胎于电商母体的这几家征信公司,似乎还难以割裂于母平台的业务,做一些捆绑营销的事情。这也不能全怪他们,毕竟这类征信机构安身立命的存在前提,是来自于母平台的海量交易大数据。他们既然离不开母平台,也就不可避免地要为母平台、同根生的兄弟业务吆喝。
不过,笔者以为,一家征信机构真正要做大、做专业,必然要经历成熟、独立的过程。除了唾手可得的电商数据,还要逐步与公安、司法、工商、公用事业部门等更多、更丰富的公共数据结合,才能打破原先的可靠度、覆盖面局限,形成更有价值的征信数据成果,在市场中独立地走得更远,成为一家独立存在亦值得尊敬的机构。这应该也是央行打开个人征信市场大门时希望引入的理想对象。
目前,市场传闻的央行针对征信业务的监管指引尚未公布,对个人信息采集、授权、使用用途等的规范也有待明确。在一切尚未明晰之前,“法无禁止皆可为”无可厚非。不过,商业营销与纳入央行征信系统合作方,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究竟是把重心放在长远发展上,还是为短期商业利益小打小闹,倒是一家征信机构发展到“十字路口”时应该冷静做出的选择。

 

报道二:征信的商业边界在哪里?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罗克关)

芝麻信用的快速安检营销方式昨日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关于征信的一系列问题引发了公众思考——什么是征信?征信的商业边界在哪里?传统征信的信息收集原则与互联网征信有没有本质区别?征信能否商业化呢?

理论上讲,由于机场的快速安检通道是稀缺资源,因此使用需要支付成本。这个成本是自己付还是第三方付,对快速安检这个场景来说没有区别,但对与你发生业务往来的第三方有区别。自己付,意味着第三方不能与你做生意,失去一个商业机会;第三方付,显而易见,这是你愿意合作而得到的报酬。

类似的情况,在金融产品的营销中其实很常见,比如私人银行、高端信用卡等。金融机构经过周密的成本核算,为你提供它们的商业机会敲定价格。而考虑到竞争因素,市场后来者往往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所求无他,只为赢得更多客户,或刺激已有客户提供更多机会而已。

这是征信吗?不是,从本质上讲这是营销。在引发市场争议的场景中,因为只有芝麻分达到一定标准的使用者才能使用快速通道,所以其对客户给出的刺激无非有以下两个:首先是怎样赢得一个足够高的芝麻分?其次,如果分不够怎么办?假如相关的增值服务有足够诱惑力,会不会有逆向选择的风险?

之所以说这不是征信,更关键的原因是用户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增信。按照规则,一个好的芝麻分要从身份特质、行为偏好、人脉关系、信用历史和履约能力这五个方面去努力。而一切努力的基础,则是要有一个支付宝账户。显而易见,假如蚂蚁金服是一家银行,支付宝是基础账户,一个高的芝麻分意味着你是这家银行的贵宾客户。前述的增值服务,只不过是传统银行贵宾客户营销模式的另一种缩影而已。

这样的自我增信循环在银行或者金融机构的层面有意义,因为它符合商业最大化原则,但在征信层面毫无意义,因为它扭曲了基础数据的形成规律。做过大数据风险管理的人都知道,客户的正常数据其实是没有价值的,损失数据和其变化规律才是核心价值。任何改变损失数据暴露规律的因素,都是风险管理必须屏蔽和考虑的噪音。而征信系统,从本质上讲其实是一个社会的风险识别系统,怎样及时有效甄别不正常数据才是成功的关键所在。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精确地给不正常行为确定惩罚标准,以杜绝其再次出现。

那征信是否就不能商业化呢?也不是,只是在基础数据的收集层面不可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家都要通过立法来确保信息来源准确的原因所在。理由很简单,一家银行的优质客户,只能证明其在这家银行的服务范围内违约风险很小,并不代表他在社会的其他领域里,也有同样良好的信用记录。这一点,无论是传统征信还是互联网征信,是没有差别的。

 

报道三:芝麻信用的“变味儿”征信 (选自:北京商报)

通过芝麻信用分不仅可以代办签证,还可以走机场快速安检通道,拥有越高的芝麻分就能享受更多便利,但这种场景化的营销方式却遭到监管层的质疑。市场传闻,央行对于芝麻信用这种营销方式进行了窗口指导,虽然蚂蚁金服对此快速辟谣,但在分析人士看来,芝麻信用将个人征信应用于商业渠道的营销模式还值得探讨。

  芝麻信用否认被叫停快速安检

作为首批8家试点的民营征信机构之一,芝麻信用的场景开发能力一直走在其余民营征信机构之首。不过这种“高调”也引来了监管层的“窗口指导”。

有报道称,央行近日已对芝麻信用在多个应用场景的“芝麻信用分”营销活动进行了窗口指导,包括叫停它与首都机场快速通道的合作,并对芝麻信用发起的全国高校“芝麻信用分PK活动”的营销方式提出异议。对于快速安检通道被暂停的消息,昨日芝麻信用官方迅速辟谣称,没有收到任何监管层叫停的通知,芝麻信用快速安检通道将面向芝麻信用分750分及以上的旅客继续开放。芝麻信用公测期间,一直与监管层保持良好的沟通。

虽然芝麻信用如此回应,但从市场讨论的声音来看,“无风不起浪”,可能监管层对于芝麻信用多渠道业务拓展还是存在一定质疑。

  多场景营销方式遭质疑

类似走机场快速安检通道的多场景营销方式也遭到众多质疑。业内人士质疑,芝麻信用在推广个人征信时也打着自己的商业小“算盘”。

对此,零壹财经研究总监李耀东表示,对于芝麻信用通过各种灵活方式去积累客户,既有合理的地方,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合理的地方体现在它通过用户大量参与与消费数据相结合,能够给很多以前征信记录缺失、不完善的信用“白户”补充征信信息。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看法则略有不同,“整个经济市场还是要对民间资本开放。传统征信通过在银行借贷就可以建立相关数据,而民间征信公司没有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营销手段获取无可厚非。它本身就是商业行为,不是政策性业务”。

“征信机构在营销的同时要把握好度,如果央行确实‘指导’了芝麻信用,可能是担心整个行业发展方向会出现差异。具体来看,在征信向民间机构开放过程中,监管机构要同步走向成熟,在未来市场未成熟的情况下,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情形应该给予鼓励,所以不仅企业需要把握度,监管层也要把握度。”郭田勇直言。

“应运征信的核心是借贷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借贷是违约不违约。现在消费得越多,就可以形成特权,这种做法上值得商榷。征信还是应该回归到个人信用原始的含义里面,也就是说,客户的信用越高,个人违约风险越低,就可以给他提供更多的贷款和授信,而不是通过商业行为去提高评分。”李耀东说道。

 征信市场缺乏资源共享

央行在年初公布的首批民营个人征信机构名单中,阿里巴巴旗下的芝麻信用、腾讯旗下的腾讯征信、平安旗下的前海征信因各自闪亮的背景备受关注。随后,由于芝麻信用分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多个场景,并且定期评测,一时间晒分成为一股潮流。不过,正是由于很多场景的应用需要分数达到一定高度,所以不少用户开始积极地刷分来提升分数。有市场人士疑惑,芝麻信用分的评判数据由哪些组成,如果征信可以“刷”出来,那么征信严谨之处何在?

据了解,芝麻信用主要基于阿里巴巴的电商交易数据和蚂蚁金服的互联网金融数据,并与公安网等公共机构以及合作伙伴建立数据合作,提高芝麻分的主要渠道是通过支付宝进行各类消费、贷款和其余增值服务。在支付宝App中,芝麻信用分的组成标准包括身份特质、行为偏好、履约能力等等。一位支付宝用户表示,自己的履约能力较低,评判标准主要是社保公积金缴纳、动产及不动产等,但自己名下有房并连续五年缴纳了社保公积金,不太明白为何这一项偏低。

不可忽视的是,传统银行与民间征信机构往往会出现征信数据的割裂,难免会出现在银行体系里面信用程度高,而在民间征信体系里面信用程度较低的情况。在李耀东看来,这里有一些不合理之处。传统银行的征信体系,评分信用即使说不是千锤百炼,但长期证明也是非常有效的,新兴的征信模式依靠消费数据等,与传统征信方式是割裂的,这是国内征信行业面临的大问题,评价一个人的信用,数据维度多一些比较好,但也不是越多越好。数据割裂导致一个人的信用评价差距太大,需要尽快有共享数据去解决。

互联网金融千人会创始会长黄震直言,目前个人征信市场没有绝对的公平,央行个人征信同样有局限性。征信市场资源没有整合,各自有各自的数据,希望将来会有公开服务机构综合利用和开发,解决和平衡这方面的情况。

 

报道四:芝麻信用分的场景范围界定:过机场安检和征信有多大关系?(选自:虎嗅  作者:翻来翻去)本文摘编自新浪财经《北京商报》界面

虎嗅注:财新近日报道称,央行近日已对芝麻信用管理公司在多个应用场景的“芝麻信用分”营销活动进行窗口指导,包括叫停其与首都机场快速通道的合作。支付宝方面则对此表示,“芝麻信用没有收到任何监管叫停的通知。”

芝麻信用高分用户机场快速安检

作为首批试点的个人征信机构之一、蚂蚁金服旗下芝麻信用管理公司今年1月推出了“芝麻信用分”,并于9月15日在北京首都机场推出了国内快速安检通道。从9月15日至10月14日期间,信用分达到750及以上的旅客,使用支付宝 App 进行相关操作,就可以享受首都机场国内快速安检通道。

过机场安检和征信有没有关系?

界面的文章指出,就在《财新》和蚂蚁金融两方各执一词的同时,更深层的争议随之浮出水面:个人征信业务的运用场景范围该如何界定?

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单就机场快速通道这一场景来看,芝麻信用分应用到该场景是否有效值得商榷。“过机场安检,本质上跟征信的关系并不是特别大,这个行为鉴别的是安全隐患,跟征信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完全相关,比如说带充电宝不能超过多少毫安,这个角度就跟信用分没有关系,还有机场安检有时与反恐相关,这点也不能用信用分来评价。”

界面的文章报道称,有业内人士表示,依靠阿里这个闭环生态体系内各种互联网场景下的大数据采集分析而成的芝麻信用分,能否在非互联网场景下有效应用尚未得到验证。即假设单个人的互联网场景信用很好,能否作为其他场景下信用同样优秀的尚未有定论。

“征信机构在营销的同时要把握好度,如果央行确实‘指导’了芝麻信用,可能是担心整个行业发展方向会出现差异。具体来看,在征信向民间机构开放过程中,监管机构要同步走向成熟,在未来市场未成熟的情况下,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情形应该给予鼓励,所以不仅企业需要把握度,监管层也要把握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北京商报》的采访时表示。

附:芝麻信用关于媒体报道的声明

关于今天的个别媒体报道,芝麻信用声明如下:

有媒体报道称“芝麻信用机场快速通道被叫停”,芝麻信用就相关情况回应如下:

1、芝麻信用没有收到任何监管叫停的通知,芝麻信用快速安检通道将面向芝麻信用分750分及以上的旅客继续开放。

2、芝麻信用公测期间,一直与监管保持良好的沟通,推出了无人超市、大学生信用节、芝麻信用快速安检通道等系列活动,让很多人第一次感受到了信用离生活如此之近,体会到了信用带来的便利和价值。

3、 作为专业的大数据征信公司,芝麻信用参考数据关系多达数亿条,结合的底层指标超过上万个,数据来源包括电商数据,互联网金融数据,公安网、最高法,教育 部,工商等公共机构数据、合作伙伴数据,以及各种用户自主递交的信息等,覆盖生活、购物、支付、投资、公益等数百种场景。报道中提到的“互相划款提高芝麻 信用分”的说法,是无稽之谈,会被芝麻信用的大数据模型所识别,不但无效,还会给用户的信用历史带来负面影响。

4、芝麻信用将继续在监管的有效指导下,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挖掘不断洞察信用本质,为金融和商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信用产品和服务,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助力中国诚信社会的建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征信宝官网 » 一组关于芝麻信用和机场快速通道的报道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