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下一个风口”下午茶于7月26日在五道口华联举行。工行总行银行卡业务部总经理卢海涛、融360联合创始人叶大清、京东消费金融总监许凌、和积木盒子CEO董骏,就消费金融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工行总行银行卡业务部总经理卢海涛在谈及传统银行的消费金融业务时表示,中国并不能完全移植西方银行的风控手段——因为并不能完全适用。
他举例说,“我们能够拿到征信的数据,就再放款,比如有三大征信机构我们可以拿到数据,我们就可以直接给客户,认为是一个好的客户就可以放款,放了款之后,按照数据分析是没有问题的,而且通过实际效果看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拿到中国来,你按照这个数据去做,当然这里有一部分客户还是好的,没有问题,但是还有一部分客户你会发现他出现了裂变,他的很多数据是刷出来的。”
以下是其发言实录:
卢海涛:就着刚才的话题我回应一下大清的说法,其实我个人总体上赞同你的说法,但是从两点来说,第一点你提到银行应该成为消费金融的主体这个我非常赞同,这个也是银行一个非常重要的责任,我们应该是责无旁贷的,目前实际上说到应该是7.9万亿贷款,实际上银行应该是占主要的部分,但是这里头我们可以在详细的在分,其中有多少是抵押类的,有多少是信用类的。
但是总体这个贷款是用于消费的,无论是用于买房还是买车,其中70%是买房,还有买车的,其中银行是占主体的一部分,将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银行逐渐的转型,这个从规模来看,银行是要冲在前面,也要走到整体规模的前面,当然在创新领域是互联网领域更有优势。
第二个我持一点保留,就是银行的风险问题,从银行的角度看,不良率在1%或者1.5%,就是2%以下,刚才你说的那个部分我是同意的,比如说抵押类的跟信用类的这完全是两种技术,也是我们工商银行[-1.18% 资金 研报]内部倡导的,原来为什么在消费贷款领域里头,银行并没有个别的强调说消费金融怎么怎么样,实际上它是把消费金融跟信用抵押贷款融合在一起了,但是具体的方式还是要分的,但是整体的职能划分部门管理都统一在一起了。
但是这次工商银行成立信用消费中心,工行银行意识到完全信用跟抵押类的区别,而且完全是一个单独的技术和单独的手段,刚才大清讲的那个我也赞同,就是我们一直在跟国外的同行,包括富国银行,包括近期我们正在研究一些技术上的交流和融合,实际上我们也发现,他们在信用贷款当中的一些技术和手段确实是,西方国家有一些独到之处的。
但是完全移植到中国来,我们一直都在讲,西方的银行在风险控制上很好,但实际上我们跟他们交流以后发现很多东西拿到中国根本没法适用,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能够拿到征信的数据,就再放款,比如有三大征信机构我们可以拿到数据,我们就可以直接给客户,认为是一个好的客户就可以放款,放了款之后,按照数据分析是没有问题的,而且通过实际效果看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拿到中国来,你按照这个数据去做,当然这里有一部分客户还是好的,没有问题,但是还有一部分客户你会发现他出现了裂变,他的很多数据是刷出来的,在中国就有这种现象,我们如何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提高我们风险防控能力,可能目前不良率压的低了一些,这也是在初期发展的时候不良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当然大清说的,可能领导不高兴了,监管层不高兴了,这也是有的,但是整体不是说因为他不高兴了,而是由于我们对风险的把握,我们国家有一个整体偏好的问题,当然我们也在呼吁这个问题,在整体的社会诚信建设完善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把不良率和风险防控的偏好放宽一点,如果没有这个基础的话,或者这个基础并不是特别完善的话,我们在选择不良风险防控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对这个行业是一个伤害。
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工商银行通过这两年的数据分析也好,项目发展也好,也是在新稍微略偏稍微放松的风险偏好努力,但是我不能说今天放松就放松,明天收紧就收紧,这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业务发展的实践去判断。
当然整体上我对大清的建议非常非常感谢,谢谢。
征信宝网站:zhengxinbao.com
微信公众号: ixinyong ——这里有关于一切的信用和信用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