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经济评论员 陈颖
经过半年的准备,年初被央行允许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时间接近尾声。笔者从相关机构人士处获悉,目前央行已经完成最后的验收工作,个人征信牌照有望在最近发放。
个人征信牌照发放的意义在于,在央行征信系统中有征信记录的个人大多是与银行有业务往来的客户,目前央行个人征信系统共收录8.5亿人信息,其中仅3亿多人有信贷数据,其余5亿人没有信贷信息,这以学生群体、个体工商户或者自由职业者为主。个人征信牌照的发放有望激活反映每个中国消费者的信用水平。
从首批获准准备的8家企业看,部分企业互联网基因凸显。其中,阿里的芝麻信用和腾讯征信则对信用数据来源和如何运用则有自己的一套逻辑。蚂蚁金服拥有3亿实名用户,都是拥有真实身份证信息,涵盖的消费场景有支付、投资、消费、生活、公益、购买火车票飞机票等,如果对这些数据用云计算处理,会得出用户画像及资金往来关系等。同样,腾讯拥有最多的社交用户,包涵最复杂的人际关系,对话关系,这些公司对数据的处理,都会变成未来互联网征信的宝贵经验。从央行准入阿里系和腾讯进入征信体系可以看出,调动互联网大数据,是央行希望打造个人征信的一个重要方向。
此外,其他准入企业亦非等闲之辈。各有所长,各自依托的优势不同,目前所呈现开发出来的产品亦有所不同。如前海征信中心,作为平安下属一家全牌照金融企业,平安集团下设保险、银行、信托、投资等各种业务条线,仅寿险客户就超过8000万人。并且旗下陆金所曾联合多家P2P企业实行黑名单共享机制,这些数据如果可以用来挖掘,则对个人贷款的征信意义更直接。
鹏元、中诚信是传统老牌资信企业;“中智诚征信”是一家成立于2013年9月的民营第三方征信公司,有业内人士透露,该公司以“黑名单”为业务特色,其法人代表盛希泰曾任华泰证券董事长。
而考拉征信背后是第三方支付业界龙头之一拉卡拉,而“北京华道征信”则由创业板上市企业“深圳银之杰”控制,后者是专为银行提供软件产品、软件开发、金融专用设备和技术服务的IT企业。
尽管目前各家征信公司尚未正式获得牌照,但部分公司的产品形态已经现出雏形。其中,芝麻信用已经广泛与互联网金融公司合作,包括积木盒子、手机贷、银湖网、融360等。6月25日,其还与北京银行,宣布携手共同打造“全能智慧信用卡”;腾讯征信也与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开展合作,浦发信用卡中心将接入腾讯征信信用评分、反欺诈等征信产品;华道征信除推出首款个人征信产品“猪猪分”之外,6月又联合多家知名机构共同发起成立同业征信联盟。
笔者观察,从目前应用场景较多的芝麻信用看,信用在目前个人征信产品的初期阶段,场景化还将是各家公司产品主要市场突破方式。以芝麻信用为例,在场景化方面,分别推出了用户租车和住宿的免押金服务;先试后付、极速赔付的后付服务;可用于签证和婚恋的证明,以及那些建立在陌生人关系上的分享经济,如小猪短租和PP租车。
但事实上,小额信用等金融领域,将是个人征信信息发挥最核心价值的领域。以目前发展得如火如荼的P2P为例,信用数据的缺失导致P2P在中国出现异化,纯线上模式几乎寸步难行。而个人征信的投入使用,或将可以填平以往强烈需求与征信体系不健全间看似不可逾越的鸿沟。
笔者认为,在目前阶段下,首批8家企业之后,央行大面积放开个人征信牌照的可能性不大。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个人数据保护是个人征信关键。这需要明确的法律配套,只有在法律配套完全完善之后,个人征信牌照才有可能大规模地发放。